一、員工泄露商業秘密應該怎么樣辦
1、民事賠償責任,一般來說,泄露商業秘密給權利造成損失的,侵權人要承擔賠償責任。
2、刑事責任,如果泄露商業秘密造成權利人損失較重的,根據具體情況,就需要承擔刑事責任了。按照法律上的規定,將要承擔以下的刑事責任:
(1)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將要受到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且還要處罰金或者單獨處罰金;給權利人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就可能要被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限徒刑,并且判處罰金。
(2)明明就知道或者應該是知道上面行為,還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將會被以侵犯商業秘密罪論處。
3、行政責任,泄露商業秘密的,權利人可以找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投訴,接下來有關部門就會根據泄露秘密的情形,對侵權人做罰款等處罰。
二、企業發現商業秘密泄露該怎么維權
1、民法救濟 如果像員工跟公司有簽訂保密協議的,那就根據合同的約定,如果員工違反了保密條款,即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公司可以根據保密合同的約定,或要求商事仲裁或進行訴訟,要求員工賠償相應的損失。
如果有人實施了法律規定的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并給公司造成嚴重損害后果的,公司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員工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和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2、刑法救濟 如果侵犯企業商業秘密的行為比較嚴重,給公司造成嚴重損失,公司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刑事自訴或向公安機關控告,要求立案偵查。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并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侵權人賠償相應的損失。
3、行政法救濟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暫行規定》,公司認為其商業秘密受到侵害,可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查處侵權行為。
公司因損害賠償問題也可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提出調解請求,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損害賠償。
三、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定義:
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是指以不正當手段獲取、披露、使用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以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1995年11月23日發布)指出,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秘密:
(1)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2)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
(3)根據法律和合同,有義務保守商業秘密的人(包括與權利人有業務關系的單位、個人,在權利人單位就職的職工)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第三人明知或應知前款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為侵犯商業秘密。在實踐中,第三人的行為可能與侵權人構成共同侵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國人在中國吸毒會被采取強制措施嗎
2021-01-19申請商標無效律師費用多少錢
2021-01-29被打做法醫鑒定流程是怎樣的
2020-11-19肇事司機死亡誰賠償給受害人
2020-11-23檢察院不批捕后,可以取保候審嗎
2020-12-17法定監護人變更監護有哪些方式
2021-02-26遺囑存放在遺囑執行人處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02沒領結婚證的婚姻關系如何了斷
2021-02-22怎么取證沒有贍養老人
2020-11-15司法凍結公司賬戶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3不可抗力發生時索賠的處理原則
2021-01-18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唯一住房被認定為危房有補貼嗎
2020-11-29勞動合同主體能是未成年人嗎
2021-03-10辭職是否必須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23公司上班試用期提離職不批準怎么辦
2021-02-19第三者責任險保自家人嗎
2020-11-09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是什么
2021-02-24人身意外險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1-26旅行社旅客旅游意外保險合同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