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對此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一種觀點認為,二審判決是最終具有法律效力的判決,計算遲延履行利息應以二審判決指定的時間為準。但對于二審維持原判的,判決書并沒有指定履行的期間,該如何來確定起點?筆者認為,應根據上訴案件的不同判決結果確定不同的計算起點。對于維持原判的,遲延履行期間應以原審判決書指定的時間為準;對于改判的,遲延履行期間的起算點應以二審判決書指定的期間為準。對于發回重審的,若重審后維持原判的,遲延履行期間應以原判決書指定的期間為準;如果重審后改判的,應以改判后的判決書指定的期間為準。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防止被執行人以上訴為由而逃避遲延履行的責任,從而更加充分、合理地保護權利人的權益。
二、案件中止后又恢復執行時如何確定履行期間的問題。
有人認為應把案件中止階段的期間計入遲延履行的期間。執行中止是指依法執行的案件,由于出現某種法定事由而暫停執行程序的進行,待這種特殊情況消失后,執行工作繼續進行。所以執行中止的原因主要是出現了法定事由。而執行中止的法律后果是執行工作暫時停止,執行期限暫停計算。故執行中止并非是被執行人的主觀故意造成的,而民訴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的立法宗旨主要在于懲罰性,懲罰故意欠債不還的行為。故筆者認為,中止執行的期間不計入遲延履行期間。
三、達成和解協議后未實際履行時如何計算遲延履行期間。
執行和解是申請人和被執行人之間在自愿的基礎上,就雙方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關系達成的協議。由于和解是權利人行使處分權的結果,于是有人主張在和解后又恢復執行時,和解協議的履行期間不應計入遲延履行期間。筆者認為,和解雖是權利人處分自己權利的行為,是當事人之間對生效的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所達成的履行方式,協議達成后義務人未履行義務,實務中多數是因為義務人故意拖延。因此,達成和解后未履行和解協議的,和解的期間應計入遲延履行的期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沒有書面合同對方不認貨款怎么辦
2020-11-10行政調解醫療糾紛怎么解決
2021-02-27制毒的犯罪分子會全部被判處死刑嗎
2020-12-19聘請律師有哪些手續,怎么請律師
2021-01-28勞動爭議調解書還可以上訴嗎
2021-01-12車禍老人因其他病死亡還賠錢嗎
2020-12-19入室盜竊怎么認定,入室盜竊的量刑怎么規定的
2020-12-30父母協議單獨贈與兒子的房,兒媳加名字有用嗎
2020-12-09當事人能否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2021-01-12先予執行擔保書什么意思
2020-12-18起訴離婚起訴書誰給寫更為合適
2021-02-27工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8集資房房子確權是什么意思
2020-11-20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不正當經營行為有哪些
2020-12-31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勞務外包工轉正式工申請怎么寫
2021-01-18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有哪些不同之處
2020-12-29買賣投連險有哪些費用需要交納
2021-03-24廣西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