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強拆主體不明,如何分配舉證責任
行政訴訟的適格被告應當根據“誰行為,誰被告;行為者,能處分”的原則確定。通常情況下,行政行為一經作出,該行為的主體就已確定。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行政行為的適格主體在起訴時難以確定,只能通過審理并運用舉證責任規則作出判斷。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四條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征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市、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和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征收與補償工作的順利進行?!暗谖鍡l規定:“房屋征收部門可以委托房屋征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征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房屋征收實施單位不得以營利為目的。房屋征收部門對房屋征收實施單位在委托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征收與補償行為負責監督,并對其行為后果承擔法律責任。”
上述規定明確了市、縣級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門、實施單位之間因房屋征收補償工作產生的法律責任。在無主體對強拆行為負責的情況下,人民法院應當根據職權法定原則及舉證責任作出認定或推定。如果用地單位、拆遷公司等非行政主體實施強制拆除的,應當查明是否受行政機關委托實施。
雖然《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行政訴訟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向人民法院起訴時,應當提供其符合起訴條件的證據材料。在起訴被告不作為的案件中,原告應當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經提出申請的證據材料。但有下列情形的除外:
(一)被告應當依職權主動履行法定職責的;
(二)原告因被告受理申請的登記制度不完備等正當事由不能提供相關證據材料并能夠作出合理說明的。被告認為原告起訴超過法定期限的,由被告承擔舉證責任?!?/p>
但涉及房屋被強拆人民政府又否認是其所拆的案件不適用此規定,舉證責任不應由被拆遷人承擔。被拆遷人只要提供初步證據證明人民政府負有涉案房屋所在區域征收與補償的法定職責即可。在雙方未達成補償安置協議且涉案房屋已被強制拆除的情況下,除非有相反證據證明涉案房屋系因其他原因滅失,否則舉證責任應由人民政府承擔。在人民政府無法舉證證明非其所為的情況下,可以推定其實施或委托實施了被訴強拆行為并承擔相應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在拆遷主體不明的情況下,就強拆問題的舉證責任,應該由政府承擔,在人民政府無法舉證證明非其所為的情況下,可以推定其實施或委托實施了被訴強拆行為并承擔相應責任。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不能隨意裁員,裁員要走正當法律流程
2021-03-04公司董事辭職需哪些程序
2020-12-21房產公司合并資質怎么處理
2020-11-21商號適用情形有哪些
2021-02-18未約定保證方式保證人要還錢嗎
2021-01-28關于逾期付款違約金和欠款利息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8新三板掛牌鎖定期是多長時間
2021-03-26錄音能否作為離婚證據使用
2021-02-27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權?
2020-12-25陽臺使用權歸誰
2021-03-04勞務合同中的免責協議有效嗎
2020-11-22貸款合同簽了沒有下款合同生效嗎
2020-12-19交通事故定責可以協商嗎
2021-01-10剛需購房具體需要注意什么呢
2020-11-18退休離職有經濟補償金嗎
2021-01-16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主要義務
2021-03-09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增強保險監管手段
2020-12-16司機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照樣得賠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