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三位作者都有一個相同觀點,就是“無履行期限的債務在債務人未同意履行債務、債權人未向債務人請求過清償債權,訴訟時效期間不起算。”而且崔*遠先生還特意提到德國學者拉*茨先生的一個觀點:“時效的開始不僅要考慮請求權的發生,也要考慮到請求權的到期”[3]其實,德國另一民法學者**庫斯也持有基本相同的觀點。這位學者在論述“消滅時效的開始”的相關內容中寫道:“《民法典第一草案》第158條第1款規定得更為明了:‘消滅時效,于法律上可以要求履行請求權(已屆清償期)之時開始。’雖然這一句話沒有成為法律,但由于它的實質內容是正確的,因此被視為現行法的組成部分。這說明,問題的關鍵不是請求權的產生,而是請求權的已屆清償期。”該學者還進一步舉例來進行說明“以消費借貸為例,要求償還貸款的權利的消滅時效,并不是在發放貸款之時起算,而是在貸款已屆清償期時才開始起算。”[4]筆者對此觀點深表贊同。實際上,筆者也對德國民法典第198條以請求權的成立或產生作為訴訟時效起算的一般標準持批評意見,但奇怪的是盡管此條規定受到法學理論界的批評,但在2002年1月1日施行的《債法現代化法》對德國民法典的修訂中并未對其進行實質性的修改或改變(相關內容請參見《德國民法典》第198條、《德國債法現代化法》第199條、第200條)[5],受閱讀資料的限制筆者無法得知原因。而且筆者也對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以“權利被侵害”為訴訟時效起算的標準持批評態度,主要是此標準過于狹隘等原因,例如無法包含其他“權利未被侵害”時的訴訟時效的起算等問題。如在無因管理之債的訴訟時效中,誰“侵害”了誰的權利?侵害了何種權利?等等。關于訴訟時效的起算標準的選擇與確定,筆者將另行撰文進行探討,此處不再贅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商業匯票是什么,商業匯票的種類和特點是什么
2020-12-11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的接管決定應載明內容
2021-02-22合同糾紛結案須多長時間
2021-01-10遺產繼承沒有第一第二繼承人如何繼承
2021-01-09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離職工傷員工的后續治療費誰付
2021-03-22在外地工作發生工傷有哪個仲裁管轄
2021-02-04人壽保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0-11-1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分析 家庭財產保險為何難進百姓家
2021-01-21侵權案件中人身險可否獲得賠償
2021-01-30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人身保險存在風險嗎
2021-03-06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的特征是什么,有哪些種類
2020-12-22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2-05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爭議仲裁案代理詞
2020-12-19理賠遭拒消費者狀告保險公司
2021-03-08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