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三位作者都有一個相同觀點,就是“無履行期限的債務在債務人未同意履行債務、債權人未向債務人請求過清償債權,訴訟時效期間不起算。”而且崔*遠先生還特意提到德國學者拉*茨先生的一個觀點:“時效的開始不僅要考慮請求權的發生,也要考慮到請求權的到期”[3]其實,德國另一民法學者**庫斯也持有基本相同的觀點。這位學者在論述“消滅時效的開始”的相關內容中寫道:“《民法典第一草案》第158條第1款規定得更為明了:‘消滅時效,于法律上可以要求履行請求權(已屆清償期)之時開始。’雖然這一句話沒有成為法律,但由于它的實質內容是正確的,因此被視為現行法的組成部分。這說明,問題的關鍵不是請求權的產生,而是請求權的已屆清償期。”該學者還進一步舉例來進行說明“以消費借貸為例,要求償還貸款的權利的消滅時效,并不是在發放貸款之時起算,而是在貸款已屆清償期時才開始起算。”[4]筆者對此觀點深表贊同。實際上,筆者也對德國民法典第198條以請求權的成立或產生作為訴訟時效起算的一般標準持批評意見,但奇怪的是盡管此條規定受到法學理論界的批評,但在2002年1月1日施行的《債法現代化法》對德國民法典的修訂中并未對其進行實質性的修改或改變(相關內容請參見《德國民法典》第198條、《德國債法現代化法》第199條、第200條)[5],受閱讀資料的限制筆者無法得知原因。而且筆者也對我國民法通則第137條以“權利被侵害”為訴訟時效起算的標準持批評態度,主要是此標準過于狹隘等原因,例如無法包含其他“權利未被侵害”時的訴訟時效的起算等問題。如在無因管理之債的訴訟時效中,誰“侵害”了誰的權利?侵害了何種權利?等等。關于訴訟時效的起算標準的選擇與確定,筆者將另行撰文進行探討,此處不再贅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幾年的加班費都沒發,到勞動部門仲裁可以有額外補償嗎
2020-12-12三級乙等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2-07單位查閱配偶護照,是否侵犯隱私
2021-02-28訴訟費是破產債權嗎
2021-02-28公司被起訴能夠破產嗎
2020-12-10哪些人能享有探望權,探望權有哪些內容
2021-01-08信用卡轉賬還貸委托協議范本
2020-12-17駁回起訴該怎么辦
2021-03-21房屋保全之后如何處理
2020-12-13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公司是否要與股東簽訂勞動合同
2020-12-25單位調崗調職調薪勞動者要如何應對
2021-01-18企業單方變崗調薪的行為應該如何認識
2021-01-24這個30萬,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24車輛轉賣未告知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可拒賠嗎
2020-12-10被保險代理人誤導欺騙如何維權
2021-02-08被搶新車變舊車 保險公司到底該不該賠?
2021-02-18離婚后,對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的收益應怎么處理
2021-03-07土地流轉后農民能做什么工作
2021-02-11拆遷補償標準過低能否提起訴訟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