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總是存在喜歡到處嚼舌根的人,他們滋事造謠,給他人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傷害。國家規定這樣的情況將會受到法律處罰的,那么具體會是怎樣的呢?將會受到什么處罰,下面我們來看一下相關的內容。
一、網絡造謠會給他人造成傷害,將會受到處罰
《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條規定,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中增加一款作為第二款:“制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網絡謠言的行政處罰
如果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尚不構成犯罪的,要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規定給予拘留、罰款等行政處罰。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5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物質或者傳染病病原體等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
(三)揚言實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擾亂公共秩序的?!?/p>
三、網絡謠言的民事責任
如果散布謠言侵犯了公民個人的名譽權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譽,依據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要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及賠償損失的責任。
四、發帖造謠被轉發超多少次可判刑
根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該司法解釋于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
司法解釋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的 “捏造事實誹謗他人”:一是捏造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二是將信息網絡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內容篡改為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或者組織、指使人員在信息網絡上散布的;此外,明知是捏造的損害他人名譽的事實,在信息網絡上散布,情節惡劣的,以“捏造事實誹謗他人”論。
經過上文的解釋,相信大家都知道造謠的后果了吧?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知法守法,做一個好公民,一旦做出違法的時候將會受到法律的制裁的,最后吃虧的就是自己了,想要后悔也來不及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慶公交車墜江如何賠償
2021-01-01職業病申請工傷認定有時間限制嗎
2021-02-15自訴案件手續是什么
2020-12-27民事案件管轄法院怎么確定
2021-03-16醫院走失是誰的責任
2020-11-17隱名股東能否工商備案
2020-12-26股權轉讓變更需要實名認證嗎
2021-03-14交通事故起訴狀中的被告有哪些
2021-01-16商標糾紛中的級別管轄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13一審敗訴,二審終審也敗訴該怎么辦
2021-01-06如何認定非道路事故
2021-03-01單憑微信聊天記錄可以立案嗎
2021-03-17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新生軍訓遭校園暴力致死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1-04勞動辦不處理問題怎么辦
2020-12-18勞動糾紛是否堅持屬地管理
2021-02-21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人身保險的受益人確定的方式是怎么樣的
2021-01-04保險公司應在多長時間內賠錢
2021-03-17外資保險公司的關聯企業是指什么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