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情林某擬從某財務公司處借款100萬元,請**酒店、**商行二家企業(yè)共同作保。在合同書中**酒店和**商行負責人均聲稱:“若林××不能還款,愿代為履行”,并簽字蓋章。后林某到期無力還債,財務公司鑒于林某和**商行一直經營不善、資產不多,遂直接告**酒店,要求其代債務人還本付息,并承擔違約責任。**酒店提出,原告應先找林某要求其還債,即使林某不能還,也應將**商行列為被告,因為**酒店曾與**商行達成協議,若林某不能還款,雙方各分擔50%。而且保證書寫明“代為履行”,因此即使有責任,也僅限于償還本金,不能承擔支付利息的責任和違約責任。(二)對本案的不同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原告應首先告林某,在林某不能償債時,才能告**酒店。第二種觀點認為:原告可將林某、**酒店、**商行共同列為被告,請求其負連帶責任。第三種觀點認為:原告可以選擇林某、**酒店、**商行中的任何一個作為被告,請求其承擔代為履行責任。(三)作者的觀點本案首先需要解決的是作為共同保證人之一的**酒店是否享有先訴抗辯權的問題。我國《擔保法》第19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保證方式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照連帶責任保證人承擔保證責任。”據此可見,如果在保證合同中沒有明確約定保證方式為一般保證,或者保證人沒有明確保留先訴抗辯權的,則保證人將按連帶責任保證承擔保證責任。從本案來看,共同保證人**酒店和**商行的負責人均在合同中寫明,“若林××不能還款,愿代為履行。”“不能還款”的含義是什么呢?我認為“不能還款”并不是指到期以后不還款、不履行,而是指“不能”,即沒有財產還款。在什么情況下才可能出現不能還款的情況呢?只能是在債權人向債務人請求履行債務并就債務人的財產訴請強制執(zhí)行,在執(zhí)行了債務人的財產仍不能清償債務時,才能稱為“不能履行”。倘若債務人具有一定的財產可以用來清償其全部或部分債務,則不能稱其為“不能履行”。由此可見,保證人聲稱“若林××不能還款,愿代為履行”,其中明確包含了保留先訴抗辯權的意思。所謂明確,就是說從中可見保證人保留了先訴抗辯權,而不是說保證人與債權人就保證方式或是否保留先訴抗辯權問題約定不明。既然保證人在保證合同中明確保留了先訴抗辯權,那么主債權人請求共同保證人之一的**酒店代為履行時,**酒店可以拒絕債權人的請求,而要求債權人先就債務人的財產實行強制執(zhí)行。值得探討的是,如果債權人在就債務人的財產實行強制執(zhí)行以后,仍不能實現債權,債權人應如何向共同保證人提出請求?共同保證人應承擔何種責任?所謂共同保證,是指數人共同作為債務人的保證人,并對全部債務負連帶責任。債權人可以要求任何一個保證人承擔全部保證責任,保證人都負有擔保全部權實現的義務。共同保證的特點在于他們彼此之間是連帶關系,也就是說他們都要向債權人負連帶責任。在這一點上,共同保證不同于按份保證。所謂按份保證,是指保證人與債權人在保證合同特別約定各個保證人所分擔的保證份額,并依據其份額承擔保證責任。在按份保證中,保證人不承擔連帶責任。不過,按份保證必須由保證人與債權人特別約定,如無特別約定,則數個保證人應負共同保證責任,也就是說,他們共同應對債權人負連帶責任。我國司法實踐中即采取這種做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規(guī)定:“兩個以上保證人對同一債務同時或者分別提供保證時,各保證人與債權人沒有約定保證份額的,應當認定為連帶共同保證。連帶共同保證的保證人以其相互之間約定各自承擔的份額對抗債權人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民殘疾無法恢復自理能力護理期限是多久
2020-12-22行政相對方的義務是什么
2021-01-21什么人可以當公司股東
2021-02-14商標侵權損害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18交通肇事可以假釋嗎
2021-01-31財產繼承遺囑模板
2020-11-18商鋪使用權有哪些作用
2021-01-28侵害專有出版權能否起訴作者
2021-02-16在商場摔傷,商場不理怎么辦
2021-01-03土地可以進行抵押嗎
2020-12-16經濟性裁員 如何才算合法
2021-03-21勞動糾紛法官會受賄嗎
2021-01-04商業(yè)、供銷系統投保貨物運輸保險若干試行規(guī)定是怎樣的
2021-02-06離婚后家庭財產險是否可以分割
2021-01-16汽車保險投保時需注意什么
2021-01-08交通事故中對方摩托車沒有手續(xù)保險公司會賠對方車輛損失嗎
2021-01-03非運營車輛拉貨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4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
2020-11-20買保險關注5個關鍵節(jié)點
2020-11-26購買人壽保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