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成果是什么?
技術成果是一種無形財產,是技術合同的重要標的,在現代社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這種財產內容的技術性和特殊性,我國曾以專門的技術合同法予以調整,統一后的合同法也將技術合同作為一種獨立的合同類型設專章予以規范。
如何精確界定技術成果的概念,直接涉及到技術合同法律規范的適用范圍。《合同法解釋》在承繼了原技術合同法實施條例關于技術成果的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技術成果的一般類型,規定“技術成果,是指利用科學技術知識、信息和經驗作出的涉及產品、工藝、材料及其改進等的技術方案,包括專利、專利申請、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等。”就本質而言,作為技術合同標的的技術成果應當是一種技術方案,不包含技術內容的其他勞動成果,如一般作品和商標不能夠成為技術合同標的。技術成果與知識產權是兩個既有交叉而又不等同的概念,大多數技術成果享有知識產權,但并不要求技術成果必須能夠或者已經依法取得知識產權,如技術服務合同的標的技術就可能是公知技術。
二、專利是什么?
專利權(Patent Right),簡稱“專利”,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專利權的性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排他性、時間性和地域性。專利(patent)一詞來源于拉丁語Litterae patents,意為公開的信件或公共文獻,是中世紀的君主用來頒布某種特權的證明,后來指英國國王親自簽署的獨占權利證書。專利是世界上最大的技術信息源,據實證統計分析,專利包含了世界科技信息的90%-95%。
三、技術成果和專利的區別是什么?
1、科技成果要比技術專利的涉及的領域要寬很多,也受法律保護,但是受一些條件的影響,達不到一定的穩定性,不能授予專利權,還有一些發明創造受差異性的影響,它們都將成為科技成果。《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研究成果管理辦法》把科技成果的含義界定為:對某一科學技術研究課題,通過觀察實驗、研究試制或辯證思維活動取得的具有一定學術意義或實用意義的結果。科技成果按其研究性質分為基礎研究成果、應用研究成果和發展工作成果;
2、科技成果一般是市政府部門的科技攻關計劃,有科研單位、大專院校,企業承擔完成的,相對較大的產品科研項目或是相對較大的方法科研目,但是專利可以是單位完成的生產方法,產品改造,等技術革新項目,也可以是個人完成的小創造,小發明,最主要是能夠獨立銷售的零部件均可以單獨申請專利保護,就是說,整機產品除了可以從整體上進行專利保護外,還可以對有創新點的零部件進行單獨的專利保護。這樣,一個新產品可以對應著多項專利保護。專利技術項目的規模可大可小。大到國家級“863”計劃項目,小到日常生活領域的技術創新項目,如兒童推車,廚房用具、娛樂用具等。
3、技術的成熟度,技術成果的技術成熟度比較高,科技成果經過階段性的實驗,實驗數據相對準確,實施風險性較小,但是技術專利,只是專利法只是規定了申請發明專利創造是一種技術解決方案,并沒有規定這種技術解決方案所達到的技術成熟度,由于專利技術的特殊性,實施的風險性較大,技術轉化率相對較低。但是,也正由于專利技術可以是處于構思階段的技術解決方案,它與科技成果相比更具有前瞻性、先進性。所以,公開的專利技術和專利申請技術更能及時反映當代科技的發展動態、發展水平、發展趨勢和某一技術領域的技術成熟度。
4、技術的等級,科技成果是鑒定等級,而專利是授權等級,科技成果是由代表國家的行政部門或國家授權的部門鑒定通過的,如果是國家級科技項目,是由省部級行政部門組織鑒定的,也就是非常有權威性的鑒定,有的可能填補了世界某一技術領域的空白。
專利的授權等級僅有國家一個級別,國家知識產權局代表國家受理、審查專利申請,并對符合授權條件的專利申請授予專利權。一項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的實質性條件是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其具體含義是:
(1)新穎性: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其申請日以前,國內外沒有與其相同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具體而言,即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刊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它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并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后公布的申請文件中。
(2)創造性:與申請日以前的已有技術相比,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有自己的特征,而且這一特征或者數個特征是花費了創造性勞動得到的,同時這種創造性勞動對發明專利申請來說要求高,即該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對實用新型專利申請來說要求低,即該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3)實用性: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制造或使用,并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由于發明專利既進行了形式審查,又進行了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的實質性審查,所以授權的專利技術在國內都是新的技術。從這個意義上講,專利技術與科技成果相比,更具有前瞻性、預見性和世界范圍的先進性。
5、法律保護狀況。科技成果是沒有獲得法律保護的智力資源,不享有獨占權,可以成果公開之后,是無償獻給全世界的,專利是獲得法律保護的一種技術,專利權可以對專利技術進行壟斷,具有獨占權,可以進行轉讓,也可以對競爭對手的偽造行為進行追究,保持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獲得應有的經濟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后違反有關規定怎么辦
2021-01-08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殘,傷殘鑒定費由誰承擔
2021-03-16借錢不還起訴后能拿到錢嗎
2020-11-30機動車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后如何賠償?
2021-02-05合并審理是否能超越級別管轄
2020-11-08如何認定虐待被繼承人情節嚴重
2021-01-10企業什么情況下可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9最新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2021-03-19接=解除合同后工資怎么補償
2021-01-28如何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調解
2020-11-17人壽保險合同內容和投保理賠
2020-11-25“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后可不可以分割
2021-03-15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酒后駕車造成他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3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輕微傷保險公司賠付還要額外賠付嗎
2021-01-05保險欺詐需要承擔哪些法律責任呢
2021-02-11關于保險受益人的順序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