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訴訟中的證人和鑒定人概念
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或接受詢問是訴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證人提供證言,鑒定人就案件中某些專門性問題接受訴訟當事人、法庭的詢問,有利于法庭查清案件事實。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或接受詢問是訴訟法律上的一項義務,亦是對國家的義務。遵循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原則,證人、鑒定人履行作證或接受詢問的義務應與其享有的權利相適應。證人、鑒定人出庭具有一定的風險性,甚至涉及到他們的親屬。證人、鑒定人及其親屬的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能否得到保障,直接影響到證人、鑒定人是否出庭作證、接受詢問的積極性,同時,還會影響到其他證人、鑒定人出庭作證或接受詢問。因此,證人、鑒定人在進入訴訟之后,應得到特殊的保護。
《行政訴訟法》規(guī)定,對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訴訟參與人、協(xié)助執(zhí)行的人進行侮辱、誹謗、誣陷、毆打或者進行打擊報復的,可以根據(jù)情節(jié)輕重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但僅此一項規(guī)定不能充分體現(xiàn)全面保護證人的合法權益的原則。應在此保護范圍、保護對象上健全對證人、鑒定人的保護力度。在保護范圍上,不僅要保護證人、鑒定人的身體權不受侵犯,而且要保護證人、鑒定人的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以及相關財產(chǎn)權益不受侵犯;在保護對象上,不僅要保護證人、鑒定人本人,而且還要保護證人、鑒定人的親屬,如父母、子女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因此,法院亦應對證人、鑒定人的近親屬的姓名、住址等情況進行保密。
實踐中,一些基層人民法院的行政審判人員,由于對證人、鑒定人的住址和聯(lián)系方式?jīng)]有采取保密措施,客觀上為當事人騷擾或者打擊證人等提供了便利,這是應當引起注意的。
二、行政訴訟鑒定人和證人的區(qū)別
鑒定人和證人有以下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
(1)在資格要件上,鑒定人有嚴格的資格要求,必須具備相關的專門知識和技能,而證人的資格要件正如前所述,只要具備辨別是非的能力和正確表達的能力,即使證人有生理缺陷和精神缺陷或者年幼,均可出庭作證;
(2)在可否替代上,證人是就其親身感受的案件事實向法庭作證的人,因此證人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證人的不可替代性,證人是由案件事實本身決定的,既不能由法院指派或聘任,亦不能隨意替換,而鑒定人并非由案件事實所決定,其從事鑒定活動是受法院指派或聘請,因此,鑒定人是可以替換的;
(3)在能否回避上,證人不得以與案件處理結果之間的利害關系而申請回避,而鑒定人必須執(zhí)行回避的規(guī)定;
(4)在詢問規(guī)則上,對證人的詢問應遵循個別和隔離的原則,證人不能了解案情,不能詢問,而鑒定人可以詢問證人,了解案情,對疑難復雜情況,可以詢問多個證人,了解案情,對疑難復雜情況,可以由多個鑒定人相互商量形成最終的鑒定結論;
(5)在發(fā)表的意見上,證人只能就其所知悉的案件事實陳述意見,而不能發(fā)表自己根據(jù)這些事實得出的結論和意見。但是鑒定人作為專家不受此項意見規(guī)則的限制;
(6)在出庭義務上,證人出庭作證是一項普遍性的訴訟義務,一般不能拒絕,而鑒定人有正當?shù)睦碛桑梢跃芙^接受法庭的指派或聘請,可以不出庭接受質(zhì)證而只提供書面鑒定意見。
【知識鏈接】
證人的保護程序:
證人申請及責任機關依職權主動采取保護,是進入證人保護的第一道程序。證人的申請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因為在某些時候由于情況危急,要求證人提供書面申請是不合實際的。所以證人的口頭申請保護同樣可以啟動保護程序,但責任機關應做好相關記載備查;責任機關依職權主動采取保護必然啟動保護程序,在某些時候,由于證人本身并未意識到危險的到來,但責任機關卻在訴訟活動中發(fā)現(xiàn)了針對證人的業(yè)已存在的危險,如果責任機關不及時采取果斷措施,這種危險就會演變成災難的事實,其后果應當由責任機關來承擔。在保護程序啟動后,責任機關應當針對具體的案情采取保護措施、實施保護行為,直到危險消除。
由于“庇護、營救、親友、友情、報恩、貪利、情面、獻媚、完全需要、報復、同情、利害關系”等多方面的原因,在訴訟中,偽證現(xiàn)象層出不窮,這些偽證常常搞得法官頭昏腦脹。那么,對這些偽證證人在受到“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肘,他是否有權向保護機關提出申請并得到保護呢?作為偽證很顯然是違法行為,當然最好讓這些作偽證的人在被“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時受到教訓并促使其反思,但問題是在訴訟還沒有開始或正在訴訟中,所有的證據(jù)還沒有通過法庭的認證,如何去判斷這個證據(jù)是偽證?因此,在證人未被判定作了偽證之前,同樣應當?shù)玫椒傻谋Wo。否則,將會導致關鍵證據(jù)的流失,導致負有責任的保護機關以此為借口推卸責任。但偽證行為肯定是不被允許的,因此對偽證證人的法律保護,一是只能局限在訴訟終結前,而不能享有事后被保護的權利,同時在其偽證行為被確認后,還應當根據(jù)其所造成的后果追究責任。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職工未簽勞動合同 工傷賠償該如何計算
2021-03-07如何追加公司股東為被告
2020-11-22律師可以為委托人提供哪些服務
2021-01-30勞動監(jiān)察的原則是什么
2020-12-19交通肇事逃逸罪量刑標準
2020-12-16離婚后孩子的撫養(yǎng)費標準是什么
2020-12-20很少盡贍養(yǎng)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商場衛(wèi)生間受傷怎么辦
2021-02-09顧客在商場受傷,該怎樣處理
2021-02-15租房中介費怎么收,每個地方的規(guī)定是什么
2020-12-22當事人在房地產(chǎn)糾紛訴訟中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2020-11-25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無故辭退員工賠償規(guī)定是怎樣的
2021-03-03什么是聯(lián)合人壽保險?
2021-01-08如何購買車險才劃算
2021-03-24物權法釋義第二百四十七條
2020-12-21保險合同糾紛管轄法院如何確定
2021-01-28保險中的重大疾病包括哪些
2021-01-23拆遷補償獎勵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越高越好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