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實踐中,爭奪法定代理權的情況并不多見,法律也沒有對此問題作出明確的解釋。筆者認為,人民法院應當對申請作為法定訴訟代理人者進行審查,挑選最適合者作為無民事訴訟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在審判實踐中,經常出現的情況是當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時,他們往往因怕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或者怕增加自己的訟累而互相推諉訴訟代理責任。為了保障訴訟活動的正常進行,保護無民事訴訟行為能力人的利益以及社會公共利益,我國《民事訴訟法》第57條規定:“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訴訟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如果事先沒有確定監護人的,可以由有監護資格的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或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在他們之間指定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當事人沒有《民法通則》第16條第1、2款或者第17條1款規定的監護人的,可以指定該法第16條第4款或者第17條第3款規定的有關組織擔任訴訟期間的法定代理人。
人民法院從被代理人的法定代理人之中指定訴訟代理人時,應當考慮法律所規定的監護人的順序、監護人的監護能力以及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的關系等因素。法院指定法定訴訟代理人的決定具有法律效力,被法院指定的訴訟代理人必須履行訴訟代理責任,而不得再以各種理由推諉和拒絕代理訴訟。
另外,監護人作為法定訴訟代理人應當履行監護和代理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相關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八條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七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發生糾紛訴訟時效最長多久
2021-01-03了解勞動糾紛的調解程序與常見種類
2021-02-10法律咨詢合同需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22假焊工證安監局如何處罰
2021-03-22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代位繼承和轉繼承的差別有哪些
2021-01-02被迫簽訂有欺詐性的合同可以撤銷嗎
2021-01-17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投資商業地產需謹慎,從五大注意中學如何保護自己
2021-03-07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拒付加班工資屬勞動爭議嗎
2021-01-07壽險投保人出險如何申請理賠,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長時間
2021-03-04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什么
2021-02-07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如何兌現投保人與保險人對保險合同的履行職責
2020-12-27什么叫提存保險金
2020-11-30保險合同中保險人的主要義務是什么
2021-02-28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