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司法實踐中,爭奪法定代理權的情況并不多見,法律也沒有對此問題作出明確的解釋。筆者認為,人民法院應當對申請作為法定訴訟代理人者進行審查,挑選最適合者作為無民事訴訟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在審判實踐中,經常出現的情況是當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時,他們往往因怕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或者怕增加自己的訟累而互相推諉訴訟代理責任。為了保障訴訟活動的正常進行,保護無民事訴訟行為能力人的利益以及社會公共利益,我國《民事訴訟法》第57條規定:“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訴訟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比绻孪葲]有確定監護人的,可以由有監護資格的人協商確定,協商不成的或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在他們之間指定訴訟中的法定代理人。當事人沒有《民法通則》第16條第1、2款或者第17條1款規定的監護人的,可以指定該法第16條第4款或者第17條第3款規定的有關組織擔任訴訟期間的法定代理人。
人民法院從被代理人的法定代理人之中指定訴訟代理人時,應當考慮法律所規定的監護人的順序、監護人的監護能力以及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的關系等因素。法院指定法定訴訟代理人的決定具有法律效力,被法院指定的訴訟代理人必須履行訴訟代理責任,而不得再以各種理由推諉和拒絕代理訴訟。
另外,監護人作為法定訴訟代理人應當履行監護和代理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相關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十八條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五十七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車禍老人因其他病死亡還賠錢嗎
2020-12-19假釋考驗期從什么時候開始算
2021-02-02贈與合同成立要件是什么
2021-02-11有撫恤金能辦理低保嗎
2020-12-09工廠為什么簽勞務合同
2021-02-08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使用假學歷如何處罰
2021-02-13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是什么
2020-12-26“大奔”嗆水受損是否屬于保險事故
2020-12-19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簽訂集體土地承包合同有哪些法定程序
2021-02-25土地轉讓合同
2020-12-12城中村拆遷,對于超出安置標準的部分面積補償幾百元一平,合理嗎
2020-11-30一房2個戶口拆遷怎么安置
2021-02-23拆遷安置房上市交易條件
2021-02-21農村房屋拆遷與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有什么不同
2020-12-25如何滿足拆遷安置房補償要求
2021-03-02房子要拆遷不能過戶怎么辦
2020-12-09對征地批文不服怎么辦,該如何維權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