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審理案件中證人證言屬于什么證據
證人證言是言詞證據的一種。證人就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況向法院或偵查機關所作的陳述。
以本人所知道的情況對案件事實作證的人,稱為證人。證人制度在羅馬法中即已形成。羅馬法對證人資格有嚴格限制,如對于法律行為的證明,非在場人不得為證人等。資本主義國家訴訟立法中,都有關于證人資格的規定。一般說,凡能了解和表達證言事實,并能理解宣誓的法律義務的人,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均可作為證人。英美法系國家規定,當事人(除公訴人)、鑒定人可充當證人。但大陸法系國家規定,當事人、鑒定人不得作為證人,當事人陳述與鑒定人意見是獨立的證據種類。
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劃分的標準
劃分直接證據與間接證據的標準是證據與案件主要事實之間的關聯方式,或者說證據與案件主要事實之間的證明性質。凡證據都具有關聯性,但是關聯的方式有所不同。直接證據與案件主要事實的關聯是直接的,是沒有中間環節的。間接證據與案件主要事實的關聯則是間接的,是通過其他證據連接的。凡證據都具有證明功能,但是證明的性質有所不同。直接證據對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明具有直接性,即可以不依賴于其他證據,“一步到位”地直接證明案件的主要事實。間接證據的證明則具有間接性,即必須與其他證據連接起來,而且往往要以某種推論為中介才能證明案件的主要事實。
間接證據不能單獨、直接地證明案件的主要事實,但是可以單獨、直接地證明案件事實中的某個情節或片斷。換言之,間接證據對案件主要事實的證明具有間接性,但是對于案件事實中某個情節或片段的證明則可能具有直接性。由此可見,區分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的關鍵問題是要明確什么是案件的主要事實。
所謂案件的主要事實,就是對確定案件爭議或解決訴訟糾紛具有關鍵意義的事實。在不同種類的訴訟中,案件主要事實亦有所不同。民事案件的主要事實是民事當事人之間爭議的民事法律關系發生、變更、消滅的事實;行政訴訟案件的主要事實是行政機關具體行政行為是否存在及是否合法的事實;在刑事訴訟中,案件主要事實則是指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是否實施了被指控的那個犯罪行為的相關事實。
關于證人品格的質疑
由于社會倫理價值觀念的影響,證人就有關事實的陳述可能會有夸大或縮小的情形,甚至完全有意進行虛假陳述,總體而言,凡是品格、操行一貫優良的證人,其證言則具有更強的真實、可靠性,反之,其證言的真實、可靠性較弱,即證據力不強。
事實上,證人的誠信問題應由任何一方當事人通過提供品格證言來進行抨擊和支持。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很少有當事人對證人的品格進行質疑,雖然《民事證據規定》第78條規定:人民法院在對證人證言進行認定時,可以通過對證人的智力狀況、品德、知識、經驗、法律意識和專業技能等地綜合分析作出判斷,但由于缺乏雙方當事人在庭審上對證人品格相互對抗,就很難讓法官去偽存真,從而使法官對該證人證言無法形成內心確信。
在法律審理案件的時候必須要有人證物證,這樣才能繼續審理案件,當然一般找證據的事情可能是被告和原告雙方自己準備,但是法律有其他規定的除外。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識請上律霸網進行專業的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賠償計算表
2020-11-18《公司法》對股東直接訴訟作出的規定有哪些
2021-02-15家庭冷暴力的類型
2021-01-22交通事故起訴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4單位公款可以打到個人賬戶嗎
2021-02-13單位裁員怎么計算失業補償金
2020-12-14勞務派遣糾紛哪個地方仲裁管轄
2020-12-03家庭財產保險的現狀如何
2020-12-02誰負責對外資保險公司實施監督管理
2021-01-13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
2020-12-14哪些需購買保險需要加費及哪類人不能投保
2020-11-09旅游保險是怎么一回事,旅游保險究竟包括哪幾種
2021-03-21土地出讓金收取標準是多少
2020-12-28村委會不按規定給征地款如何處理
2021-01-02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如何補償的
2021-03-06婚前房產婚后拆遷所得安置房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0-11-142020年農村征地拆遷,宅基地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30大棚拆遷后沒有收入來源,有停產停業損失嗎
2020-12-09養殖場被關停,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拆違的主體主要有哪些村委會可以進行拆違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