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到法院打民事官司,即為起訴。我國民事訴訟奉行“不告不理”原則,無人起訴,人民法院不會發動民事訴訟程序。
起訴是當事人的一項重要訴訟權利。在我國,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都享有相應的民事權利。當他們的權利受到外來侵犯或與他人發生爭執時,國家有提供司法保護的義務,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有請求排除侵害解決爭執的權利。當然,他們也許為各種因素制約而不起訴。是否起訴,何時起訴,決定權在當事人。可見,起訴又不折不扣地是一種權利。
起訴是當事人行使訴權的起點。起訴一旦成立,當事人即步人訴訟,置于人民法院的司法保護之下。為使司法保護更加及時、穩妥、準確,民事訴訟法為當事人起訴規定了基本的條件。
1.實質要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所謂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民事權益受到侵犯或者直接與他人發生爭執。直接利害關系本質是一種權利、義務的尖銳沖突,是一種法律上的利益關系。直接的利害關系,又是一種活生生的現實狀態,它不是也不可能是未來的可能狀態。直接利害關系還應該包括依法受原告保護的那部分權利,直接遭到他人侵害或與他人發生了爭執的情形。
(2)有明確、具體的被告。明確的被告系指原告控告侵犯他的權益或與他發生爭執的相對方,應是明白、確切、具體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沒有被告,起訴不能成立。被告不明確,人民法院亦難以送達起訴狀,起訴也不能成立。應當指出的是,法律要求“有明確的被告”,只要明確誰是被告就可以了。至于該被告是否必須是正當的被告,法律并未苛求。從理論上說,原告一次性提出正當的被告當然好,但萬一提不出正當的被告,只寫明有被告,不應該妨礙原告行使訴權。被告是否符合條件,須由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經過審查之后才能確定。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訴訟請求是原告通過人民法院向對方當事人提出的實體權利要求。訴訟請求對決定法院審判案件的具體方式和確定判決內容具有一定作用。如配偶一方提出離婚請求,就是原告要求人民法院解除與相對方現存的婚姻關系。訴訟請求與訴訟標的密切相關。訴訟請求是當事人基于訴訟標的而提出的法律上的要求,但訴訟請求不等于訴訟標的。當事人對同樣的訴訟標的,在不同的時間、場合可能提出不同的訴訟請求。如房屋租賃糾紛,房屋出租人與承租人之間的房屋租賃關系是案件的訴訟標的,出租人可能提出解除租賃關系的訴訟請求,也可能提出要對方立即付給租金的訴訟請求。
具體的訴訟請求,是指原告提出的請求,內涵外延應當明確、具體,請求人民法院保護什么、支持什么、反對什么,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允許模棱兩可,含混籠統。否則,人民法院難以確定審判保護的對象和范圍,更難以提供審判保護的方法。
“事實、理由”,是指原告必須向人民法院陳明的“案件事實”和“證據事實”以及支持該訴訟請求的理由。任何現實中的民事法律關系之所以演變為訴訟中的訴訟標的,就在于該法律關系在發生、發展、變更和消滅的過程中,當事人對它們產生了不同的看法,對有關責任的歸屬發生了歧見。法律要求原告持有事實、理由,就是要求原告說明民事法律關系發生、發展、變更、消滅的情況,及所持的觀點、理由,提供有關證據。至于原告所持觀點是否正確,理由是否充分,證據是否確鑿,則不是起訴階段人民法院深究的重點。
(4)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又稱主管,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訴訟。屬于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系指按管轄的規定,該案件確系應由接受原告起訴的法院審判。
以上是原告起訴時必須同時具備的四個條件,缺一不可。
2、形式要件
當事人起訴除具備實質要件外,還要具備一定的形式要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09條規定,起訴應當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并按被告人數提出副本,這是起訴的基本形式要件。起訴狀應記明以下事項:
(l)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包括雙方當事人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如系法人應寫明法人全稱、住所及其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職務;如系其他組織,應寫明其全稱、住所和主要負責人姓名、職務。有訴訟代理人的應寫明代理人的基本情況。
(2)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訴訟請求必須具體,事實與理由應盡量真實詳盡。
(3)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此處的證據,是當事人自認為可以爭取勝訴的證據,包括物證、書證、視聽資料和其他證據。若系證人證言,須注明證人姓名和住所,以備人民法院查對證言和通知其出庭作證。證據來源是指獲取證據的地點、時間和途徑。
當事人起訴,原則上要求采用書面形式。在特殊情況下
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告知對方當事人。
第一種風險:起訴不符合法定條件。
起訴不符合法定條件的風險有兩個:一是法院不予受理,即告也白告;二是法院受理后駁回起訴,等于敗訴。
第二種風險:起訴不符合管轄規定。
起訴不符合管轄規定的風險是:向甲法院起訴,但甲法院沒有管轄權,案件最后由其他法院審理。
第三種風險:訴訟請求不當。
該風險書提示:“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應明確、具體、完整,對未提出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不會審理”。訴訟請求不適當的風險是:(1)法院不審理;(2)法院不支持;(3)白交訴訟費。
第四種風險:逾期改變訴訟請求。
當事人逾期改變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的風險是:法院不予審理。
第五種風險:超過訴訟時效。
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保護民事權利的時間一般為二年(特殊的一年)。超過訴訟時效的風險是:其訴訟請求不會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即告也白告。
第六種風險:授權不明。
委托訴訟代理訴訟事務,如果授權委權書對授權事項不明確的,其風險是:訴訟代理人就特定事項(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調解、提起反訴或上訴等)發表的意見,沒有法律效力,即沒有法律意義,亦即說也白說。
第七種風險:不按時交納訴訟費用。
當事人不按時交納訴訟費用的風險是:(1)法院將按自動撤回起訴、上訴處理,即白告了。(2)在提出反訴的情況下,法院將不會審理。
第八種風險:申請財產保全不符合規定。
申請財產保全的風險是:(1)法院不采取保全措施;(2)申請被駁回;(3)賠償損失。
第九種風險:不提供或者不充分提供證據。
打官司不提供相應證據的風險是:面臨不利的裁判后果,即法院不支持其提出的主張和要求。
第十種風險:超過舉證時限提供證據。
當事人超過舉證時限提供證據的風險是:法院可能視其放棄了舉證的權利,即不舉證。
第十一種風險:不提供原始證據。
當事人不提供原始證據:風險是:(1)證據的證明力受到影響;(2)證據不被采信。
第十二種風險:證人不出庭作證。
證人不出庭作證的風險是:(1)該證人的證言的證據效力受到影響;(2)該證人的證言不被采信。
我們知道打官司是需要具有一定的條件以及需要一定的相關材料的,另外打官司還是具有一定的風險的,所以大家如果在這方面還存在任何的疑問或者感興趣的內容,都歡迎隨時來咨詢律霸網的相關法律顧問。最后祝福大家身體健康以及工作順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遺囑手續是什么
2020-12-03新三板企業掛牌等于上市嗎
2020-12-06斷絕親子關系要登報嗎
2021-03-23往年老人贍養費能追索嗎
2020-11-28二審案件能否申請回避
2020-12-18是否在保密或競業限制協議執行期
2021-02-06房屋中介居間不成功能求償嗎
2021-01-15如何認識口頭變更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
2021-01-26勞務派遣員工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
2020-11-13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投保時注意事項及須知事項有哪些
2021-02-02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從一起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糾紛案談起
2021-02-04保險合同是不是單務性合同
2021-03-13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旅游意外險條款
2020-11-28精神病人自殺,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2-04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主體可以有哪些
2020-11-27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保險公司未盡到告知義務酒駕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