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觀點認為共同訴訟當事人之間不能相互委托。因為所謂委托代理人是公民、法人可以通過代理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代理人在代理權限內,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被代理人對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承擔民事責任。既然是以被代理人的名義實施民事法律行為,那代表的就是被代理人的利益,而作為共同訴訟中的當事人不可能身兼多職,一方為委托代理人一方又為原告或被告進行訴訟,這樣會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
同時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58條的規定,委托訴訟代理人的范圍包括:
1.律師。?2.當事人的近親屬。?3.當事人所在單位或社會團體推薦的人。4.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可能損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法院認為不宜作為訴訟代理人的人,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其中并沒有規定當事人之間可以互相委托,且在第四款中規定了可能損害當事人利益的人不宜作為委托代理人。
另一種觀點認為共同訴訟中,必要共同訴訟當事人之間可以相互委托。普通共同訴訟當事人之間則不可以相互委托。
因為必要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兩人以上,訴訟標的是同一的,法院必須合一審理并合一判決的共同訴訟。普通共同訴訟,是指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為2人以上,共同訴訟標的是同一種類法院認為可以合并審理,當事人也同意合并審理的訴訟。《民事訴訟法》第53條規定:共同訴訟的一方當事人對訴訟標的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經其他共同訴訟人承認,對其他共同訴訟人發生效力;對訴訟標的沒有共同權利義務的,其中一人的訴訟行為對其他共同訴訟人不發生效力。?可見,對訴訟標的有沒有共同的權利義務,是共同訴訟當事人間能否相互委托的依據。如果有共同的權利義務則可以相互委托,如果沒有,則只能代表當事人自己的意思進行訴訟。在必要共同訴訟中主要特征是就是標的的同一性。假設在共同訴訟中原告之間的標的是同一的那他們的訴訟目的也就一樣的,一方原告為另一原告代理并不會損害被代理人的利益,并且為的是共同的利益。這種情況下應當允許當事人之間相互委托。
筆者贊同第二種觀點,在有同一目的或利益的情況下,當事人之間是可以相互委托的。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關于“共同原告能相互代理嗎”問題進行的相關知識解答,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從上面的相關知識看我們可以得知共同原告是可以相互代理的,所以大家以后遇到相關的情況可以參照上面的案例進行。讀者們如果有相關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律師的話歡迎到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是上市公司能進行股權融資嗎
2021-02-12出獄后民事賠償有效期
2021-01-10家暴打青紫是輕傷嗎
2021-02-20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房產抵押擔保人可否拒絕還款
2021-01-08父母把拆遷安置房贈予兒子怎么做
2021-01-30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勞務合同和正式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1-30下崗職工轉移勞動關系的三個難點
2021-02-20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保險人傷事故處理流程
2020-11-18保險合同有哪些類別
2021-02-26交通事故保險拒賠范圍有哪些
2021-02-16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具有約束力——山城區法院判決
2020-11-20我國現有的幾種住房保險形式
2020-11-20耕地承包年限
2021-02-20土地轉讓合同如何寫
2021-01-12樓房拆遷補償多長時間能拿到
2020-12-30無證面積不等于違建面積,可以主張合理的補償
2020-11-26拆遷安置房過戶要多少錢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