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約定借錢不給利息是否可以
民間借貸實際上就是《合同法》規定的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合同法》中的借款合同以調整一方為金融機構的借款關系為主,同時,也對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作出了一定的規定。自然人之間借款的情況在社會生活中廣泛存在。
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與金融機構作為一方當事人的借款合同有所區別。其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是實踐合同。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該同僅有雙方當事人的合意不能成立,必須要有實際的交付行為,即合同是在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無論當事人的合同釆取的是口頭形?式還是書面形式。這樣規定主要是因為金融機構為借款人的借款合同一般標的數額較大,訂立合同的手續復雜、嚴格,需要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規章的規定。同時,這類合同往往需要設定擔保,作為主合同的借款合同不是僅有意思表示的一致就可以成立。因此,金融機構借款時,貸款人與借款人達成書面協議,借款合同即為成立。?自然人之間借款一般都是互助性質的,不支付利息的情況居多,當事人在借款活動中關注的是借款這一事實能否被證明,因而對合同的形式并不注意。很多情況下是一手交錢,另外再寫一個簡單的借據,形式上比較簡單,過程也不那么復雜。即使當事人采用了書面形式,借款人不支付借款的,也不宜要求其必須支付,否則會給借款人增加過重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不一定要支付利息,因為?許多情況下自然人之間的借款不是出于營利目的,而是出于親情、友情等情感因素。當然當事人也可以約定支付利息。當事人對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無息借款,債務人可以不向債權人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利率的確定也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利率限制的規?定。對自然人借款利率作出限制,其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止債權人高利放貸的行為。這些都與向金融機構借款有著很大的不同。一般情況下,向金融機構借款的,債務人都需要根據借款的期限等情況向債權人支付利息。這主要是因為金融機構一般都是營利性的,要通過貸款收取的利息來獲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204條的規定,金融機構借款的利率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貸款利率的上下限確定。
由于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24條對借款雙方因利率發生爭議的問題,已經作出了明確的規定,即“借款雙方因利率發生爭議,如果約定不明,又不能證明的,可以比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該規定雖然是在合同法施行前制定實施的,但與合同法沒有根本的抵觸,因而在未廢止前,仍應當是有效的。即對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在當事人約定有利息的前提下,如果雙方對借款利率約定不明,又不能證明的,可以比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當事人約定借錢不給利息是否可以”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合同法》的規定,借貸雙方沒有約定利息或者利息約定不明確的,可以視為不支付利息。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物業維修費能否計入物業管理費
2020-11-17兩人公司要成立股東會嗎
2021-02-07域名糾紛主要有哪些類型
2020-11-13服刑減刑通知家屬嗎
2021-03-01責任免除是對誰承擔責任的限制
2020-12-31醉酒駕駛緩刑機率有多大
2021-02-11離婚給孩子的錢監護人有權利花嗎
2021-02-07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9教師被開除可否提起行政訴訟
2020-11-29小產權房產可以做保全使用嗎
2021-02-03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重點突出調解作用
2021-03-13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新保險法對責任保險制度進行了哪些修改和完善
2020-12-07汽車被盜,保險公司有義務把車從外地取回來嗎
2021-02-26保險受益人有哪幾種?
2021-03-15荒山土地承包合同有什么內容
2021-01-30土地承包合同未到期能收回土地嗎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