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第三人是否享有履行請求權
《合同法》未明確規定涉他合同第三人享有履行請求權,涉他合同中合同當事人的行為以及第三人的行為應當遵守民事法律行為規則。
根據《民法通則》第五十七條的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從成立時起具有法律約束力。行為人非依法律規定或者取得對方同意,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涉他合同當事人為第三人設權的行為一旦成立(合同當事人達成設權合意時)并生效(第三人知悉設權行為并表示同意時)即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各方均受生效民事法律行為之約束。債權人不得要求債務人向自己履行債務,債務人亦不得向債權人履行債務,債務人負有向第三人履行的義務,第三人享有受領債務人給付的權利。
《合同法》第六十四條關于債務人不向第三人履行義務或履行義務不符合約定時應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的規定并不排斥第三人享有要求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履行請求權,亦不會導致債務人承擔“雙重責任”。
請求權的內容
債權上的請求權:賠償損失請求權,基于合同、不當得利、無因管理的請求權;
物權上的請求權:確認所有權,排除妨礙請求權,返還原物請求權,恢復原狀請求權,其特點是:
(1)具有相對性;
(2)具有非公示性;
(3)大多表現為實體權利。
請求權作為獨立的實體權利,連接了實體法與程序法的權利,因為民事訴訟可以分為三種,即確認、給付、變更之訴.這三種訴訟中給付之訴是民事訴訟的核心,而給付之訴的基礎就是請求權。請求權可以獨立存在,也可以只是某權利的內容(權能)。請求權與債權的關系是:請求權是債權的主要內容,但債權又不限于請求權,債權的權能除了請求權之外,還包括“選擇、解除、終止等權能”。而且,債權請求權因時效而消滅時,債權雖然減損了其強制力量,但仍然存在。債務人仍為履行之給付者,不得以不知時效為理由,而主張返還(《民法通則)第138條、《民通意見》第171條)請求權既然可以是某權利的內容,說明它是基于基礎權利而發生的,有基礎權利,才能有請求權。除危險請求權。
知識產權上的請求權,人格權上的請求權,身份權上的請求權(撫養費、贍養費),占有保護請求權。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這方面法律知識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相信大家從上文已經找到有關的答案了吧。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或者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份公司設立的條件
2021-03-23拆遷違法能否請求國家賠償
2020-11-09聘請律師有哪些手續,怎么請律師
2021-01-28事實婚姻的法律特征有哪些
2021-01-23偷拍別人會被怎么處罰
2021-01-04外匯管制的對象是什么
2021-03-20沒有結婚證家暴怎么辦
2021-01-23離婚了房產證還押在銀行如何過戶
2021-03-10本人贈與父母房產需配偶簽字嗎
2021-03-03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住宿時顧客車輛被盜老板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2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如果房產被抵押房產證有顯示嗎
2021-02-21勞務作業承包關系和雇傭關系的區別
2021-02-09勞動保護的措施有哪些
2021-01-05實習證明格式是怎樣的
2021-02-20勞務外包的風險有哪些
2021-01-18公司拖欠半年的工資可以補償嗎
2021-03-01產品責任的主體有哪些
2020-12-15買旅行社境外旅游保險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