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app截圖,拍攝必須當事人同意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手機APP進行截圖、拍攝等操作的,一定要經用戶的同意,如果不同意私自截圖、拍攝的,是屬于侵犯用戶個人信息和隱私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一十條?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第一百一十一條?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最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立案標準是什么
1、公民個人信息的內涵及特征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認定
從竊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應當具備以下特點:
(1)是違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實意思表示;
(2)是信息獲取者無權了解、接觸相關公民個人信息;
(3)是信息獲取的手段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或社會公序良俗。
3、情節嚴重的認定
依修正案,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責任。但何為“情節嚴重”,尚無明確的規定可循。從立法背景看,近年來,公民信息廣為泄露,網絡上出現了公開兜售各類公民個人信息的廣告,社會上甚至出現了搜集、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專業戶”,對公民個人隱私及人身、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利用刑罰手段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實屬必要。但刑罰手段有其特殊的適用范圍,并非一切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行為均應受到刑罰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手機APP進行截圖、拍攝等操作的,一定要經用戶的同意,如果不同意私自截圖、拍攝的,是屬于侵犯用戶個人信息和隱私的行為。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婚罪雙方都要坐牢嗎
2021-03-01醫療事故賠償協議書
2021-02-06公司部門解散把員工調崗合法嗎
2020-12-22勞動爭議管轄時效
2021-03-17找律師發律師涵多少錢
2021-03-06商標被侵權了怎么辦
2020-11-15哪些財物不能質押
2020-12-17哪些情況可以申請交通事故保全處理
2021-02-04定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16親生子女撫養權怎么爭取
2021-02-10配偶有家庭暴力怎么解決
2020-12-05單方面變更勞動合同需要什么條件
2021-03-10外聘人員合同如何中止
2021-03-24買賣合同中關于擔保合同只主要規定有哪些
2020-11-23學生在宿舍丟東西,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5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領導暗示辭退一定要辭職嗎
2020-12-31保險公估人指的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人身保險重復保險的分攤方式是什么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