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app截圖,拍攝必須當事人同意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手機APP進行截圖、拍攝等操作的,一定要經用戶的同意,如果不同意私自截圖、拍攝的,是屬于侵犯用戶個人信息和隱私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
第一百一十條?自然人享有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等權利。
法人、非法人組織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權利。
第一百一十一條?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
最新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立案標準是什么
1、公民個人信息的內涵及特征
(1)與公民個人直接相關,能夠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體特點;或是一經取得、使用即具有專屬性。前者如公民的出生日期、指紋等,后者如身份證編號、家庭住址等。
(2)具有法律保護價值。公民個人信息承載了公民的個體特征,甚至各項權利,如果任由他人泄露、獲取,必然導致公民時刻處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險狀態。
(3)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不以信息所有人請求為前提。除非基于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組織和個人均無權泄露、獲取其個人信息。
2、非法手段的認定
從竊取的特征分析,非法手段至少應當具備以下特點:
(1)是違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實意思表示;
(2)是信息獲取者無權了解、接觸相關公民個人信息;
(3)是信息獲取的手段違反了法律禁止性規定或社會公序良俗。
3、情節嚴重的認定
依修正案,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方可追究刑事責任。但何為“情節嚴重”,尚無明確的規定可循。從立法背景看,近年來,公民信息廣為泄露,網絡上出現了公開兜售各類公民個人信息的廣告,社會上甚至出現了搜集、出售公民個人信息的“專業戶”,對公民個人隱私及人身、財產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利用刑罰手段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安全實屬必要。但刑罰手段有其特殊的適用范圍,并非一切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行為均應受到刑罰處罰。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手機APP進行截圖、拍攝等操作的,一定要經用戶的同意,如果不同意私自截圖、拍攝的,是屬于侵犯用戶個人信息和隱私的行為。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身損害鑒定標準
2021-02-05公司怕跟員工打官司嗎
2021-02-12臨時工與合同工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14與外國人締結婚姻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7行政處分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21支票有效期
2021-01-06個人公司破產個人財產要抵債嗎
2020-11-11夫妻二人離婚后奶奶有探視權嗎
2021-01-21入職材料補齊提交哪些材料
2021-01-29休病假多久就解除勞動合同
2020-11-20用人單位是否可以單方變更工作崗位
2021-02-04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新辦法提醒: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該注意什么?
2021-03-21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0-12-164S店購買的保險靠譜嗎
2021-02-12保險理賠誤工需要打工資流水嗎
2021-03-24關于對保險中介機構監督管理規定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的公告內容是什么
2020-12-04保險受益權的涵義
2020-11-27什么情況下借款人須購買保險
2021-01-29我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是什么,包括哪些特征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