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繼承案件原告惡意訴訟能撤訴嗎
原告可以撤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五條規定“宣判前,原告申請撤訴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準許撤訴的,原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二、惡意訴訟行為構成要件
第一,必須是直接故意,不能是間接故意。也就是說,行為人一方直接依其行為追求損害結果的發生;
第二,行為人對于禁止性法律規定或者對他人受到保護的權利公然的漠視;
第三,行使正當權利的行為一般不被認為是惡意,但顯然是以追求他人損害為目的或者為主要目的的,不在此限。
在侵權責任法領域惡意的特殊意義在于,某些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需要有主觀上的惡意,比如惡意告發;另外,在權利損害賠償責任的時候,惡意對于賠償數額之確定具有意義。比如《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精神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里面規定,要考慮加害人一方的主觀的過錯程度,考慮過錯程度就是判斷加害人一方是惡意的還是一般故意,還是重大過失的以及一般過失的,根據其過錯程度不同承擔的賠償責任也是不一樣的。這是主觀方面的惡意,我們采取了一種比較狹義的或者是較為嚴格立法來界定惡意訴訟,認為需要有主觀上面的惡意,不僅僅是故意,僅有故意是不夠的。
其次,要有客觀方面的行為,就是提起民事訴訟或采取其他相似的手段告發受害人。如果沒有實施提起民事訴訟的行為或者沒有告發他人,就不認為構成惡意訴訟,也無需承擔侵權責任。在客觀方面要求這樣的訴訟請求或者告發沒有法律依據。
最后,基于上述客觀行為所造成的結果。受害人一方受到的損害在很多案件中都是十分復雜的和綜合性的,既可能包括財產損失、精神損害或者其它正當權利之行使受影響,但是法律只能夠救濟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如果某一個人要升遷的機會因侵權行為而喪失,侵權法對此就難以進行救濟。另外,在認定方面筆者認為,要被法庭認定為惡意訴訟,這就使得惡意訴訟這樣的侵權之構成具有滯后性,這是在第一個訴訟完成之后或者一個告發結束之后,才能夠確定是否構成惡意訴訟。
繼承案件原告惡意訴訟能撤訴嗎?要是繼承案件的被告發現原告有惡意訴訟的行為,應該要及時找律師咨詢具體的解決方法。面對繼承案件原告惡意訴訟的被告在這時候該怎么辦,實在不知道怎么辦可以直接詢問律霸網的律師們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復議成功多久釋放
2020-11-11法律援助機構的法律援助能做什么
2021-02-28公司股份制改制相關問題的討論
2021-01-13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交通事故對方全責不賠償怎么辦
2020-12-02小孩在商場受傷怎么理賠,有哪些相關規定
2021-01-05當選業主委員會成員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30c1駕駛證實習期飲酒駕車扣12分怎么處理
2021-01-12調解協議能經過法院確認效力嗎
2021-01-29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保險公司最多可以賠償的費用是多少
2020-12-18保險受益人要注意些什么
2021-03-22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駕照被暫扣后駕車肇事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0-11-19保險公司有哪些盈利方式
2021-02-05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全文
2021-03-14土地轉讓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1集體土地征收上的房屋拆遷補償方案有幾種
2021-01-19城市房屋拆遷補償的方式都有哪些
2021-01-21私房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