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異議法定期限
法律只規定提出的期限:1、對違法執行行為提出異議的,應當在執行程序終結前提出;
2、對執行標的提出異議的,應當在該執行標的執行完畢前提出。
有關法律規定:
《最高法院關于執行異議、復議的司法解釋》
第六條當事人、利害關系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五條規定提出異議的,應當在執行程序終結之前提出,但對終結執行措施提出異議的除外。案外人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提出異議的,應當在異議指向的執行標的執行終結之前提出;執行標的由當事人受讓的,應當在執行程序終結之前提出。
執行異議簡介
執行異議指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對該標的的執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案外人、當事人對裁定不服,認為原判決、裁定錯誤的,依照審判監督程序辦理;與原判決、裁定無關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民事訴訟法中:執行異議,是指在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不同的意見,并主張實體權利。在執行過程中,案外人提出執行異議,目的是排除對執行標的的強制執行,保護自己的民事權益。
淵源:當事人、利害關系人認為執行行為違反法律規定的,可以向負責執行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當事人、利害關系人提出書面異議的,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書面異議之日起十五日內審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銷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駁回。當事人、利害關系人對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請復議。
在執行過程中,案外人對執行標的提出異議的,執行員應當按法定程序進行審查。理由不成立的,予以駁回;理由成立的,由院長批準中止執行。如發現判決、裁定確有錯誤,按照審判監督程序處理。除案外人可對執行標的提出異議外,執行員在執行本院或上級法院的判決、裁定和調解書時,發現確有錯誤的應提出書面意見,報請院長審查處理或經院長批準,函請上級法院批準。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有關知識。其實這種執行異議還是比較常規的一種異議了。它的提出都是會影響到最后的執行結果的,所以說在實踐中也是很慎重的。大家還有什么不懂的話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公司工作七年無五險一金怎么辦
2020-11-1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
2021-01-09二審發回繼續審理還要交律師費嗎
2020-12-092020年山東省各市消費者投訴協會電話及聯系地址是什么
2021-01-14新三板定增,律師能做什么
2021-01-10辭退、除名和開除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9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協議離婚要求賠償的前提有什么
2021-02-01超越代理權的行為有哪些
2021-02-23房產繼承前調查要多久
2021-01-28二手房過戶撤銷時間怎么規定
2020-11-30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工資停發多久算是勞動關系終止
2020-12-27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財產保險合同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0批單不屬于格式條款
2021-01-11財產保全保險費用承擔
2020-12-13發生保險糾紛時應怎么辦
2021-02-02新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