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和解能夠成立,并產生法律上的后果,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1、和解必須雙方當事人完全自愿。所謂自愿,是指符合當事人的內在真實意愿,意愿通常指某種具有目的的心理活動。所謂內在真實意愿,是指行為人的意思表示必須與內在意思相一致的結果,是當事人自愿作出的,不是受對方威脅、欺詐、利誘或在自己重大誤解的情況下作出的。任何一方當事人都不得采取非法手段或不正當方式強迫對方當事人與之達成和解協議,否則,就不是出于當事人的自愿。另一方面,和解的內容應當是雙方當事人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協商出來的,并且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政策的有關規定,不得損害國家、集體或者他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不得違背社會主義公共道德、不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否則,和解協議是不為法律所允許的。
2、執行和解應當在執行程序結束前進行。在執行程序開始以前,當事人雙方就生效法律文書中確定的權利義務關系達成某種協議,這不屬于執行和解。因為執行和解是在執行程序進行中,雙方當事人愿意結束執行程序的一種合意。在執行程序結束后,執行義務人的義務已被強制履行,執行權利人的權利已經得到了實現,也不存在執行和解問題。因此,執行和解應當在執行程序結束前進行。
3、和解協議的內容應由執行員記入筆錄。雖然說和解協議并不是在執行人員的干預下達成的,但執行人員有責任將執行過程中所出現的情況記載下來。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11條的規定,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協議的,執行人員應將協議的內容記入筆錄,由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這是和解協議應當具備的形式要件。
執行和解屬于當事人的處分行為并不意味著執行和解可以無原則地開展,它同樣必須在民事訴訟法原則的框架內進行,才能使得整個法院執行工作健康有序的開展進行。具體來說,執行和解協議的達成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執行和解制度是當事人基于意思自治原則,在執行環節中對其民事實體權利行使處分權的具體體現,執行和解協議是當事人雙方自愿協商,對已生效的法律文書實體權利加以處分的結果。因此和解協議必須出自雙方當事人的內心自愿,它不能有任何外來的強迫或變相的強迫,任何一方當事人也不得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對方當事人,或以虛假的許諾來騙取對方當事人與自己達成和解協議。否則,在執行中就達不成和解協議,即使達成,其由于基礎不牢靠,當事人也可能以各種理由來推翻和解協議,引發新的糾紛,不利于社會秩序的穩定。
2、合法原則。任何權利的行使都應當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執行和解雖然是由雙方當事人自行達成的,但因其涉及到當事人對實體權利和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權利的處分,它不僅會影響當事人雙方的權益,還可能影響國家、集體或他人的利益,為了使國家、集體或他人的權益免受侵害,應在執行和解中確立合法原則。這里所謂合法原則并不要求完全符合實體法的規定,只要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侵害國家、集體或他人的權益即可。
3、內容必須明確具體。執行和解是民事訴訟過程中當事人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由于執行和解協議往往會改變原生效法律文書的部分或全部內容,當事人按照和解協議的內容履行義務能產生終結執行程序的法律后果,因此要求和解協議的內容應當明確具體,對執行標的、履行期限、履行方式、執行主體等方面的變更,雙方當事人都應當作出明確的約定。這樣才有助于確定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關系,為最終解決當事人的糾紛打下良好的基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物業服務合同糾紛都有哪些特點呢
2021-03-02夫妻共同財產和夫妻個人財產的界定
2021-02-28遭遇家暴應當如何保護自己
2020-12-15影響債券投資收益率的因素
2021-03-19護工合同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故意毀財不立案會怎么處理
2021-03-25受賄刑事申訴狀模板
2021-01-28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買期房應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3-04付定金簽訂金協議前要注意什么
2020-11-16房產未滿兩年贈與過戶怎么交稅
2021-02-14員工辭退怎么賠償
2020-11-22何謂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
2021-01-07什么是保險合同主體變更
2021-03-08保險合同各條款的變更和更正
2021-01-24修改建設工程承包合同標準文本的通用條款是否有效
2021-01-20宅基地上的商鋪如何拆遷補償
2021-02-22農村拆遷安置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5廠房拆遷給員工補償依據是什么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