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未履行還款義務?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2002年10月8日,某區法院判決B公司償還A公司貨款及損失18萬元。判決書生效至履行期限屆滿,B公司未履行還款義務。2002年12月20日A公司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2003年3月19日,C公司向法院提出異議,稱其已于2003年1月18日與B公司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協議約定:自協議簽訂之日起,B公司放棄對C公司的30萬元債權。C公司以此為由,要求法院解除凍結。
結果:法院依法凍結
區法院在執行中查明:根據2002年11月20日某縣基層人民法院的判決,本案被執行人B公司在C公司享有到期債權30萬元。區法院遂于2003年1月23日對B公司在C公司的上述權益依法凍結。
律師說法:
本案實際上是關于執行中如何行使撤銷權的問題。債權人行使撤銷權一般要滿足以下條件:
(1)債務人實施了一定的處分財產的行為。這種處分行為包括事實上的處分和法律上的處分。事實上的處分就是對財產加以改造、毀損、外部的加工變形等行為使自己的財產減少;法律上的處分,包括轉讓財產、拋棄財產、免除債務、在財產上設定抵押等行為。但此處所說的處分僅包括法律上的處分。因為債務人從事的毀棄等事實行為與第三人不發生關系,所以債權人不能提出撤銷。
(2)必須是債務人的處分財產的行為已經發生了法律效力。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另一個前提是因為債務人處分財產的行為已經產生效力,財產已經或者將要發生轉移或者大量減少。如果債務人的處分財產的行為并沒有成立或者生效,債權人對于這些行為都沒有行使撤銷權的必要。
(3)債務人處分財產的行為已經或者將要對債權人的債權造成嚴重損害,也就是說債務人的處分財產的行為有可能致使債權人的債權難以實現或者完全不能實現。我們認為,如果債務人在實施處分財產的行為以后,已不具有足夠的財產來清償債權人的債務,就應當認定債務人的行為嚴重損害了債權人的債權。如果與之相反,即債務人在實施該行為后,仍有足夠的財產清償債權人的債權,就不能認定有害于債權人的債權,此時債權人也就無權干涉債務人處分財產的行為。
(4)撤銷權的行使應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第二款也對此作了規定,撤銷權的行使范圍以債權人的債權為限。也就是說只要撤銷權行使的結果能夠使債權人的債權能夠得以保全,使債權人的債權完全實現,債權人就不能再對債務人的其他處分財產的行為行使撤銷權了。
綜合上面的介紹,經法院判決生效后未履行還款義務可以申請強制執行。相信大家看了上面介紹后,對于未履行還款義務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你還有關于這方面的法律問題,請咨詢律霸網律師,他們會為你進行專業的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
2021-03-19男子炫耀自己有錢回家途中被搶該怎么辦
2021-02-09主合同涉及刑事案件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0-11-16公證處公證流程
2020-11-08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申請強制執行,但是被告拒不執行判決該怎么辦
2021-03-26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勞動合同無效怎么辦
2020-12-11夫妻關系受競業協議限制嗎
2021-01-08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交通意外險理賠時需注意什么
2021-02-12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1-03-24車禍死者身份不明也可保險理賠
2020-12-22保險合同有哪些類別
2021-02-26土地流轉政策、原則及合同要點有哪些
2021-02-21營業房拆遷補償不合理該如何維權
2021-01-03城中村拆遷時,應該怎么補償
2021-03-16沒公布拆遷補償方案合法嗎
2020-12-13拆遷還房時,公攤面積如何計算
2020-11-16農村養殖戶的房屋拆遷怎么補償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