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嗎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后,被執行要履行協議,如果不履行的,申請人可以申請強制執行,或者向法院起訴要求履行協議。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九條?被執行人一方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申請執行人可以申請恢復執行原生效法律文書,也可以就履行執行和解協議向執行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條?申請恢復執行原生效法律文書,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三十九條申請執行期間的規定。
當事人不履行執行和解協議的,申請恢復執行期間自執行和解協議約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
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構成要件
犯罪主體:拒不執行裁判罪是一種特殊主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三、四、五條的規定,有以下三種:
①被執行人是公民的,即由人民法院判決裁定規定的曾有作為或不作為義務的自然人。
②被執行人是單位的,追究的是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這些人員為了本單位的利益而拒不執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造成嚴重后果,也構成本罪的主體。
③與被執行人共同實施妨礙執行和拒不執行的行為人。這種人,因其不是被執行人,而是案外人教唆被執行人或與被執行人事先通謀策劃,事后共同參與并實施了拒不執行法院裁判的行為的,應認定為共犯。
犯罪客體:本罪侵害的客體是國家審判機關裁判和執行的權威。人民法院是獨立行使審判權的審判機關,所作出的裁判一經生效就具有強制力,負有履行義務和協助執行的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執行。被執行人拒不執行,直接損害人民法院裁判和執行的嚴肅性,嚴重影響了法院裁判權威和執行權威,在破壞了司法機關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的同時;間接損害了訴訟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國家利益。
主觀方面:直接故意表現為行為人明知人民法院判決、裁定已經生效,必須執行,在有能力執行的情況而故意拒不執行,希望通過拒不執行的犯罪行為,使人民法院的生效判決、裁定無法得到執行,以滿足自己或單位的非法利益。
客觀方面:表現為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其情節嚴重。"有能力執行"是指根據查實的證據證明,被執行人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或者具有實施特定行為義務的能力。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雙方當事人達成執行和解協議后,被執行要履行協議,如果不履行的,申請人可以申請強制執行,或者向法院起訴要求履行協議。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委托合同誰承擔責任
2020-12-11管轄權異議的要求有哪些
2021-03-03涉外企業增資后還能享受哪些稅收優惠
2021-03-05法定代表人與法人代表人有哪些差異
2021-01-02借款協議自己寫有法律保障嗎
2020-12-14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勞動糾紛多久過起訴期
2021-02-28公司處分不接受可以仲裁嗎
2020-11-11人壽保險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21意外傷害的保險有哪幾類
2020-11-16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合同免責條款不說明無效 保險公司輸掉官司
2021-01-23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失業保險基金額用途有哪些
2021-03-20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事故認定書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1-03-22保險經紀公司管理規定有什么
2021-01-24被保險人權利之完善
2021-01-17什么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項目
2020-11-17出讓土地合同變更受讓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