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和解協議變更程序是什么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變更執行和解協議也是實施自治的,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就可以變更執行和解協議,變更后高人民法院提交。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和解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五條?當事人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執行和解協議,并向人民法院提交變更后的協議,或者由執行人員將變更后的內容記入筆錄,并由各方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
被執行人拒不履行的后果
一、查詢、凍結、劃撥被申請執行人的存款。
查詢是指人民法院向銀行、信用合作社等單位調查詢問或審查追問有關被申請人存款情況的活動。
二、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
在執行實踐中,扣留、提取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是人民法院經常使用的一種執行措施??哿艉吞崛∈蔷o密相聯的兩個執行措施,扣留是臨時性措施,是將被申請執行人的收入暫扣下,仍留在原來的單位,不準其動用和轉移,促使其在限定的期限內履行義務。如超過期限仍不履行的,即可提取該項收入交付申請執行人。
三、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的財產。
被申請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的存款和收入,拍賣、變賣被申請執行人財產所得的金錢,應及時交付申請執行人,并結束執行程序。
四、搜查被申請執行人隱匿的財產。
在搜查中,如發現有應依法查封或者扣押的財產時,執行人員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查封、扣押。如果來不及制作查封、扣押裁定的,可先行查封、扣押,然后在48小時內補辦。
五、強制被申請執行人交付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單據。
對當事人以外的公民個人持有該項財物或票證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交出。經教育仍不交出的,人民法院就依法強制執行并可按照《民事訴訟法》第103條的規定予以罰款,還可以向監察機關或者有關單位建議,給予其紀律處分。有關單位持有該項財物或票證的,人民法院應向其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由有關單位轉交。有關單位和個人持有法律文書指定交付的財物或者票證,因其過失被毀損或滅失的,人民法院可責令持有人賠償。拒不賠償的,人民法院可按被申請執行財物的實際價值或者票據的實有價值裁定強制執行。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變更執行和解協議也是實施自治的,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的,就可以變更執行和解協議,變更后高人民法院提交。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問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發案到立案多長時間
2021-02-19按揭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1-01-04立約定金交付時間是什么時候
2021-01-10債權人申請破產流程
2021-02-13新三板掛牌意味著什么
2020-12-04審判監督庭有權嗎
2020-12-11房產證在房屋中介手里不肯退怎么辦
2020-12-27無合同的居間費用怎么上稅
2021-02-20學生在校時受傷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2-08學生在宿舍丟東西,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15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出口產品責任險筑道出口防險墻[1]
2021-03-25限制保險人合同解除權如何被限制
2021-01-04保險合同當事人解決合同爭議的方式有哪些
2021-01-29患抑郁癥自殺能獲得意外險理賠嗎
2021-03-21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什么是聯合人壽保險?
2021-01-08車禍致殘的理賠項目有哪些
2021-03-11保險合同從何時起開始成立和生效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