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定解除權合同與附解除條件合同
我國《合同法》第四十五條第一款確立了附解除條件合同制度,該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確立了約定解除權合同制度。這兩項制度從效果上看有一定的共性,附解除條件的合同在解除條件成就時其效力歸于消滅,而當事人約定解除權的合同在解除條件成就時,解除權人行使解除權后合同效力亦歸于消滅。可能正是由于二者存在著一些共性,有人將其聯系起來,認為約定解除權合同中所約定的解除“條件”亦應與附解除條件合同中所附解除“條件”的含義相同,即所謂解除“條件”也必須是將來的不確定的事實,如果當事人所約定的解除“條件”是現在或過去的事實,則不能產生解除權。筆者認為,這種觀點未能正確區分附解除條件合同與約定解除權合同,值得商榷。
一、約定解除權合同與附解除條件合同的根本區別
其一,在合同中附解除條件,是當事人以意思表示限制合同的效力,當解除條件成就時,無須任何一方當事人主張“解除權”,該合同即自動且當然地失效;而在合同中約定合同的解除條件,在當事人所約定的解除合同的條件成就時,合同并不當然且自動地失效,解除條件的成就只不過是賦予一方當事人以解除權,只有當該當事人行使解除權時才能使合同實際解除。其二,附解除條件的合同在解除條件成就時,合同一般是向將來失去效力,而合同因當事人行使解除權而失效時,既有向將來失效的,也有溯及既往失效的。
二、約定解除權合同中的解除“條件”不應限定為將來不確定的事實
對于約定解除權的合同,由于當事人在合同中所約定的解除條件成就與否只關乎當事人的解除權得否發生,并不直接影響合同的效力,而且解除權人行使解除權對合同效力的影響既有向將來發生的,也有溯及既往的,因此,它無須要求當事人所約定的解除“條件”一定是在作出這種約定以后才發生的。事實上,由于當事人約定合同解除條件的目的在于授予一方當事人于特定條件下單方面解除合同的權利,當事人如果約定以已經發生的事實作為合同解除的條件,其實質就是即刻授予了一方當事人單方面解除權,只要當事人作出的這種意思表示系真實意思,法律就無需干預。
這兩項制度從效果上看有一定的共性,附解除條件的合同在解除條件成就時其效力歸于消滅。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對“約定解除權合同與附解除條件合同”問題進行的解答,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果動遷款被家人拿了怎么辦
2021-01-28醫療糾紛行政處罰的種類
2020-12-07公證可以增加借款合同法律效力嗎
2021-01-03履行勞動法私企能例外嗎
2021-02-03房屋定金糾紛的處理原則是什么
2021-01-30斷絕了父子關系還要給贍養費嗎
2021-03-12家暴屬于治安案件嗎
2020-12-28公司和個人簽的租賃合同有效嗎
2021-01-04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認定勞動關系的存在可依據哪些憑證
2021-03-14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勞務分包需要交履約保證金合法嗎
2021-03-20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國內運輸保險的保險范圍有哪些
2020-11-08保險合同的效力變更包括哪些
2020-12-19人身保險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1-10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外資保險公司因解散清算的,需要公告嗎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