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欠條,或者足夠的證明的話,可以向法院申支付令,但是如果對方提出有效的抗辯,則會直接進入訴訟階段。
支付令的適用條件
支付令的適用條件,即人民法院發出支付令的條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89條和191條的規定,人民法院發出支付令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債權債務關系明確、合法、有效,督促程序中,人民法院只審查債權人提供的事實、證據,不詢問債務人,也不開庭審理,因而要求債權人提供的事實和證據要達到能證明債權債務關系明確、合法、有效的程度。這是人民法院發出支付令的首要條件。債權債務關系明確,也就是債的法律關系明確,包括:(1)債權人與債務人明確,即債權人與債務人必須是具體的人,且具有當事人主體資格,(2)債權債務的內容明確,即債權人享有的權利和債務人負的義務,應明確具體,包括債務人履行義務的時間、地點、方式及債務人履行義務已屆履行期限,對依約定尚未屆履行期的債務,人民法院不能發出支付令。應駁回債權人的申請,(3)債權債務的標的物明確。債權債務的標的物既可以是物,也可以是行為,還可以是智力成果,而這里僅限于金錢、有價證券。債權債務關系合法,是指債權債務關系的成立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包括形式要件和實質要件,不能違法或規避法律。債權債務關系有效。即指債權債務關系成立時合法,直至債權人申請支付令時仍受法律保護,如債權債務關系雖然合法,但債權人申請支付令時已超過《民法通則》規定的訴訟時效的,債權債務關系則失效,債權人喪失了申請支付令的權利,
明確、合法、有效的債權債務關系不僅是支付令適用的首要條件,而且界定了支付令所適用的案件范圍,即不論債權債務關系是基于何類事件或行為產生,只要債權債務關系明確、合法、有效,人民法院均可發出支付令。對支付令適用的案件范圍,不能任意擴大適用。實踐中,有人主張對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也可以適用支付令,理由是:造成他人人身損害的,在加害人和受害人之間產生了一種債的法律關系,如果受害人向法院提供的損害過程及造成的損害后果清楚明確的,人民法院也可以根據受害人的請求發出支付令。筆者認為,這類案件不能適用支付令,傳統的民法理論將造成他人人身損害賠償劃入侵權損害之債,將受害人稱之為債權人,加害人稱之為債務人,而《民法通則》將債權與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即人身權)分別單獨成節加以規定,并未將公民因他人致害身體請求賠償的權利歸入債權,因此在加害人和受害人之間產生的法律關系,不屬債權債務關系,人民法院對此不能適用支付令,
2.債權人請求債務人履行的義務僅限于給付金錢、有價證券。支付令是針對債權人的請求作出的,由于設立督促程序的目的在于迅速快捷地解決糾紛,使債權人的債權得到及時實現,這樣就有必要對債權人申請支付對象作出限制,規定簡便、易履行的標的物作為債權人申請支付的對象。金錢、有價證券能起到簡便、易履行的作用。這里說的金錢主要指人民幣,在一定條件下也包括外幣,如民間借貸外幣的,受法律保護。有價證券則包括匯票、本票、支票、股票、提單、公債券等。
3.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他債務糾紛。即不存在債權人對債務人也負有債務這方面的糾紛。如果存在其他債務糾紛則當人民法院送達支付令給債務人時,債務人就有可能因債權人因負有債務未履行而提出抵銷其請求,那么,人民法院對債務人的請求也需要審查,這不符督促程序的目的。因此,債權人與債務人有其他債務糾紛的,不能適用督促程序,也就不能發出支付令。但是《民事訴訟法》第189條規定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他債務糾紛,并未限制債權人與債務人不能有其他債權債務關系存在。債權人與債務人存在其他債務關系,而沒有發生糾紛的,并不影響人民法院對債權人的請求發出支付令。
4.支付令能夠送達債務人。支付令能夠送達債務人是指通過法定方式能夠將支付令送達到債務人。為了使債務人能充分行使“異議權”。人民法院的支付令必須送達到債務人。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法定送達方式有:直接送達、留置送達、委托送達、郵寄送達、公告送達。有的同志認為,《民事訴訟法》未明確規定支付令應采取哪種送達方式,則可采取任何一種送達方式送達支付令。筆者認為,為了充分保障債務人的“異議權”和對此設立督促程序的目的,送達支付令應采取直接送達方式,使債務人有對支付令提出異議的機會,如果采取直接送達的方式,債務人拒收的,也可采取留置送達方式,但須告訴債務人支付令的內容,這樣同樣能起到保障債務人行使“異議權”,委托送達和郵寄送達,由于時間較長,達不到督促程序簡便快速的目的,一般不宜采用。公告送達則不能采用一是當公告期屆滿時,債務人有可能實際不知道支付令,債務人的“異議權”就無從談起;二是公告期限為60天,時間太長,債權人的債權得不到及時實現。
5.支付令必須是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作出。
如果有欠條,或者足夠的證明的話,可以向法院申支付令,但是如果對方提出有效的抗辯,則會直接進入訴訟階段。支付令要求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他債務糾紛。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醉酒駕駛罪能否行政拘留
2020-12-10新三板掛牌所需主要文件
2021-03-06民間借貸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0-12-05父母贈與是否可以附贍養老人的條件
2021-01-19家暴法律2020判刑嗎
2020-12-31對己不利事實保持沉默視為承認嗎
2020-12-29二審終審判決生效一審法院執行嗎
2021-02-05只有買房協議無房產證如何過戶
2021-01-20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0-12-23企業地址變更員工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18員工離職手續有哪些
2020-12-15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仲裁申訴時效如何計算?
2021-02-25勞動糾紛過多久失效
2021-01-16飛機延誤兩小時怎么賠
2021-02-04人身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1-01-21購買保險后進行理賠需要準備哪些
2021-02-10從車險爭議看保險人賠付責任的認定
2021-01-28各種事故保險理賠詳細程序
2020-11-30保險合同的中止的定義是什么
2021-01-24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哪些原則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