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離婚后孩子改姓需要什么手續
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法律規定成年子女有權自己更改姓名,未成年子女的姓名更改,必須由監護人雙方協商決定。
那么,如果非要給孩子改姓,簡單來說需要兩個步驟。
首先,需要和孩子生父協商,并需要書面同意的證明材料。如果孩子滿10周歲,還需要爭取孩子的意見,但是如果孩子已經滿18歲,需要征得孩子的同意;
其次,需要攜帶戶口本、身份證、孩子的戶口本、離婚證等材料到戶籍所在地當地公安局/派出所辦理。戶籍辦理機構須要雙方的簽字后才能給孩子改姓更名的。否則,一方是無權給孩子改姓更名的,戶籍辦理機構不會辦理手續的。一方不同意,而另一方強行辦理,戶籍所要負法律責任的,另一方有權控告更名方和戶籍辦理機構的。
二、共同收養子女的法律規定
根據《收養法》規定,有配偶者收養子女,須夫妻共同收養。
1、什么是共同收養
共同收養,是指有配偶者收養子女,必須夫妻共同收養。由于收養子女,進行撫養教育,是已婚當事人夫妻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因此,只有經夫妻雙方同意,收養才能成立。否則,一方要求收養子女,另一方不同意,如果允許單方收養,不僅對子女不利,也會影響夫妻關系和睦。因此我國收養法確立了夫妻共同收養的原則。這在收養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時尤為必要,以期能使夫妻和養子女全面發生父母子女關系。
2、共同收養的法律規定
共同收養是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夫妻雙方不能通過協議來予以變更。如果夫妻一方希望收養子女,另一方雖不愿意收養子女但表示不反對他為單獨收養子女,該方亦不得單獨收養子女。但夫妻一方收養對方的子女,即繼父或繼母收養繼子女時,因對方與其子女間已有親子關系,故不必共同收養。
3、共同送養的情形
收養法規定生父母送子女時須共同送養,但生父母一方不明或查不到或因不具有行為能力不能表意的例外,另一方可以單方送養。但收養法并未明文規定夫妻一方查不到或因不具有行為能力不能表意,另一方可以單方收養子女。正如生父母一方不明或查找不到或因不具有行為能力不能表意使得共同送養變得不可能一樣,如果夫妻一方查不到或因不具有行為能力不能表意,則共同收養也變得不可能,在此情況下以不可能得到的共同收養為條件限制其進行收養明顯不公。因此,只要這種單方收養對養子女并無不利,應予以準許。
離婚的當事人雙方,在離婚后想要更改相關子女的姓。需要與當事人進行相應的協商,出具相關的書面證據,然后攜帶相關的戶口本。到當地的派出所進行相應的進行相應的更改,保護相關當事人的相關權益,進行相應的更改。
外地起訴離婚可以不嗎?
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哺乳期不能協議離婚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了裝修合同怎么解除
2021-03-03法官的審判受政府監督嗎
2020-11-18什么是動產質權
2021-03-15全責交通事故保全期限
2021-03-01欠錢公司破產債權人如何討債
2021-01-25承兌匯票丟失如何掛失
2021-01-13法官上街 宣講家庭暴力案例
2021-01-24交通事故誤工費該誰出
2020-11-19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后果如何
2020-12-312020年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03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試用期離職老板不簽字怎么辦
2021-02-28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被派遣的員工與用工單位的人算是同工同酬嗎
2021-02-03交強險如何支付賠款
2021-02-10被保險人家屬在不在保險所指“第三者”范疇內呢
2020-11-20法律對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3打瞌睡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