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惡意搶注商標的概念是什么?
惡意搶注商標的概念是以獲利等為目的、用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在該領域或相關領域中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域名或商號等權利的行為。“惡意搶注”多發生在以“申請在先”為授權原則、能帶來一定經濟利益或精神利益的權利領域,故多發生于商標、域名及商號。
二,法律依據
我國現行商標法第三十二條規定:“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
“已經使用并有一定影響”的商標是指在系爭商標申請注冊日前已經在中國使用并已為一定地域范圍內相關公眾所知曉的未注冊商標。
1.“未注冊”的判定“未注冊”包括從未申請注冊的情形、在系爭商標申請注冊日之后申請注冊的情形,還可以包括曾在先注冊,但在系爭商標申請注冊日之前因期滿未續展已失效但依然持續使用的情形。
2.“相關公眾”的判定
相關公眾包括商標所標識的商品的生產者或者服務的消費者、提供者以及在經銷渠道中所涉及的經營者和相關人員等。在確定相關公眾時,應當考慮商品或服務的性質、種類、價格等因素對其范圍及其注意程度的影響
3.“已經使用”的判定“已經使用”是對未注冊商標提供保護的一個最基本前提。使用的時間范圍原則上應以系爭商標申請注冊日前為準,使用的地域范圍原則上應以中國為準。但是,若為證明商標知名度提供了域外使用的證據材料,但該證據能夠證明該域外使用的影響力可以及于中國相關公眾,則也可以認可該證據的關聯性。商標使用的事實,需要權利人提供相應的證據加以證明。證據應當具備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能夠顯示所使用的商標標識、商品或服務、使用日期和使用人。依據我國現行商標法第四十八條:商標的使用,是指將商標用于商品、商品包裝或者容器以及商品交易文書上,或者將商標用于廣告宣傳、展覽以及其他商業活動中,用于識別商品來源的行為。根據商標使用的具體方式不同,證據一般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合同、發票、提貨單、銀行進賬單、進出口憑據,廣播、電影、電視、報紙、期刊、網絡、戶外等媒體廣告,媒體評論及其他宣傳活動資料、參加展覽會、博覽會的相關資料,獲獎情況的證據等。
現在,不管是文化產業還是商業都越來越注重對商標的注重。我們現在用手機進行聽歌或者看電影需要進行付費收聽或者是購買會員這是我國對于文化知識產權的保護,同樣在市場經濟中我們需要對市場的企業中的品牌或者是商標進行保護避免惡意競爭,具體咨詢專業的律師。
怎么對商標相似侵權行為認定
商標權的原始取得采取什么原則
商標侵權訴訟時效是多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除勞動關系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9買賣不破租賃的適用瑕疵
2021-03-12多少分貝為噪音擾民
2021-02-16離婚后才發現原配偶在未離婚時有重婚行為怎么辦
2021-01-04非法集資法人不知情會受罰嗎
2021-03-13不動產可以行使留置權嗎
2021-02-05交通事故醫療費怎樣算
2021-03-04法院能強制執行贍養費嗎
2021-01-09一審敗訴,二審終審也敗訴該怎么辦
2021-01-06房產證抵押貸款夫妻一方簽字能貸出來嗎
2021-01-20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勞動仲裁的時效怎么規定
2020-12-22勞動糾紛調解手續有哪些
2021-02-02違反保險合同應承擔哪些責任
2021-01-07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2-12交通事故誤工費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26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過期了怎么辦呢
2020-12-30投保人對哪些人員具有保險利益?
2020-11-28土地承包的的年限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9集體土地流轉如何登記
20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