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中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申訴)的方式有哪些
根據刑事訴訟法第254條的規定,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方式有:決定再審、指令再審、決定提審和提出抗訴。
(一)決定再審這是指各級人民法院院長對本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在認定事實或者適用法律上確有錯誤,經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決定再審從而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一種方式。它是各級人民法院對本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提起審判監督程序所采取的方式。
(二)指令再審這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可以指令下級人民法院再審從而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一種方式。它是最高人民法院對各地方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實行審判監督的一種方式。
(三)決定提審這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對各級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需要重新審理,而直接組成合議庭,調取原審案卷和材料,并進行審判從而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一種方式。它是最高人民法院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向該院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方式。
應當指出,指令再審和決定提審都是上級人民法院對下級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方式。為便于再審案件審理時傳喚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出庭以及就地復查證據,核實案情,一般應由最高人民法院和上級人民法院指令原終審人民法院再審。對于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正確,但是在適用法律上有錯誤,或者案情疑難、復雜、重大的,或者有其他不宜由原審人民法院審理的情況的案件,也可以提審。決定再審、指令再審和決定提審,都是人民法院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方式。人民法院根據上述方式重新審判的案件,應當制作再審決定書。
(四)提出抗訴這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各級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上級人民檢察院對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和裁定,如果發現確有錯誤,向同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從而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一種方式。
它是人民檢察院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方式。人民檢察院認為人民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確有錯誤,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審判監督程序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訴:(1)有新的證據證明原判決、裁定認定的事實確有錯誤的;(2)據以定罪量刑的證據不確實、不充分或者證明案件事實的主要證據之間存在矛盾的;(3)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4)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的時候,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
人民檢察院決定抗訴后,由審查起訴部門出庭支持抗訴。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府違法征收土地怎么辦
2021-02-15無限責任公司有哪些
2020-12-27如何辦理提前解除抵押合同
2021-03-03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0-12-12合同不見了可以仲裁嗎
2020-11-13假釋期間什么情況會被收監
2020-12-28吸毒被拘留之后還可以開具無犯罪記錄證明嗎
2021-01-14老人不堪忍受長子常年家暴申請人身安全保護令
2021-02-21關于開發商的“套路”購房者應如何應對
2021-01-03房屋不動產到期可以延期嗎
2021-01-13公對私簽勞務分包合同是否合法
2021-02-11哺乳期公司部門解散可以拒絕調崗嗎
2020-12-01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2-12司機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保險公司照樣得賠
2021-03-04汽車改裝保險杠違法嗎
2021-02-22保險單能否辦理抵押貸款
2020-11-20保險合同的訂立原則具體有哪些
2021-03-07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的管轄法院是什么
2021-03-07出讓土地的房子要開自建證明嗎
2021-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