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理過程中發現違法行為怎么做
民事案件審理中,法院發現案件的全部或部分事實涉嫌刑事犯罪,或者案件所涉的犯罪事實已經法院刑事判決,由于實踐中具體運用的標準不統一,致使當事人的民事訴訟權利得不到應有的保護。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經濟合同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條的規定,法院應將犯罪嫌疑線索、材料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查處。但根據民事法律規范判斷,當事人之間構成民事法律關系,且不影響民事案件審理的,民事案件可繼續審理。
2、審理中發現涉嫌犯罪,且該刑事犯罪嫌疑案件確認的事實將直接影響民事糾紛案件的性質、效力、責任承擔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法院應裁定中止審理,將犯罪線索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等待刑事程序終結后再恢復審理。
3、審理中發現涉嫌犯罪,且不構成民事責任承擔的,例如發現案外人涉嫌盜用、私刻單位公章從事詐騙的行為,作為民事被告的單位沒有過錯,不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即合同當事人之間不存在民事法律關系的,法院應全案移送。
全案移送的案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應采用以下移送方式處理:
1)人民法院認為案件有犯罪嫌疑但不屬于民事糾紛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一條的規定,應當裁定駁回起訴,并將有關材料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
2)在審理過程中,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認為有經濟犯罪嫌疑,并說明理由附有關材料函告法院,法院經審查認為確有犯罪嫌疑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的規定,應當將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并書面通知當事人,退還案件受理費。
對已全案移送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的案件,在上述機關偵查期間,當事人又以相同事由向法院起訴的,法院應當裁定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通常情況下,如果我們在審理案件的時候,發現的其他的違法行為,還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來進行處理,看對方是否構成犯罪,如果構成犯罪的話就應該先有公安機關進行調查,提交給檢察院,然后再由檢察院判斷是否提出上訴。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存量房交易的程序有哪些呢
2021-02-17知識產權類似產品如何界定
2021-03-03一般保證連帶共同被告
2021-03-13合同格式條款的優點是什么
2020-12-28什么情形一審就終審判決
2020-12-26臨時用工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20超市購物車小孩摔死,應當由誰負責
2020-12-05購房有什么可能會遇見的陷阱
2021-03-18懷孕被裁員公司如何補償標準
2021-02-21意外傷害保險的條件
2020-12-21保險代理人冒用客戶名義騙領借款,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罪
2021-02-18企業財產保險的費率一般為多少
2021-03-16貨車沒有營運證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1-20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損失補償原則有哪些
2021-01-30轉讓保險標的要注意的法律問題
2021-01-22保監會等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什么是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2-21一個自然人也可設保險代理公司保險公估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