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再審有時間限制嗎
有。
二、過往民事訴訟法中再審期限的規定
1991年的《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二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再審,應當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內提出。對此沒有規定例外情況。
2007年修改民事訴訟法時,有的提出,在司法實踐中存在二年后才發現某些再審事由的情形,一律按照“二年內提出”的規定,限制申請再審,不利于保護當事人的權利。因此,2007年修改后的民事訴訟法在第一百八十四條中增加規定“二年后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以及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三個月內提出。”
最新民事訴訟法中再審期限的規定
2012年8月31日發布了民事訴訟法。這次修改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五條對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限作了修改。
三、最新民事訴訟法中申請再審期限的規定
一是將二年的申請再審時間縮短為六個月;
二是將后來才可能被發現的再審事由增列為四種;
三是將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三個月的申請再審時間延長為六個月。
需要明確的是,目前本條規定中,申請再審的六個月時間限制為不變期間,不存在中斷或中止的情況。
一般六個月的期限是從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時才開始起算的。
但在以下四種情況下,當事人在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期間及其起算點是不同的:
第一,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發現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再審。
第二,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發現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再審。
第三,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再審。
第四,判決、裁定發生法律效力后,發現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當事人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再審。
目前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既符合我國民事訴訟司法實踐的要求,也有其他國家民事訴訟法的類似制度可作比較。在大陸法系的其他國家或者地區,都有再審期間的例外規定。例如,德國、日本民事訴訟法和我國臺灣地區“民事訴訟法”規定,當事人在原審訴訟中未經合法代理的,即使已經超過了再審期間,當事人仍然可以依據這一再審事由申請再審。
綜上所述,最新民事訴訟法中對當事人申請再審的期限二年的申請再審時間縮短為6個月,將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3個月的申請再審時間延長為6個月。如果您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或者是還有其他方面的法律知識想要了解,小編建議您不妨登陸我們律霸網的網站進行在線律師咨詢,他們將針對您的問題為您做出詳細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微信被騙報警當地不受理該怎么辦
2021-01-06交通調解時作事故認定嗎
2021-02-28買受人遲延受領貨物造成貨物變質的,風險誰來承擔
2021-01-07未裁決的違章處理辦法是什么
2020-11-15買房購房合同霸王條款有哪些情況可以維權
2020-11-20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對方逃逸醫藥費對方保險公司給嗎
2021-01-02新保險法與財產保險理賠有什么不同
2020-12-30保險合同的三類主體是什么
2020-11-09因污染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0-11-21復效
2020-11-14拆遷獎勵費一般能拿多少錢
2020-12-30搬遷分房是按人頭給嗎
2020-12-20農村自建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多少錢一畝,具體怎么算
2021-02-16江西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實施辦法
2021-01-13違法建筑的認定依據是什么
2021-03-05一起房屋拆遷安置補償案例
2020-12-29正常房屋遇拆遷,被認定為危房,補償很低怎么辦
2020-12-29住改非房屋拆遷時如何補償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