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是處于平等對抗地位、有糾紛的雙方向處于中立地位的裁判方告訴其糾紛,并請求裁判方解決其糾紛的活動。
但是《刑事訴訟法》的一些弊端也隨之表現出來。在《刑事訴訟法》修改后實施初期,人們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偵查機關偵查難,取證難、贓款贓物正確處理難以及律師在偵查階段介入難、會見(犯罪嫌疑人)難、申請取保候審難,審查起訴階段辯護難、閱卷難、調查取證難等較突出的問題上,對當事人上訴案件的二審審理方式上存在的問題,尚未引起足夠重視。隨著時間的推移,刑事二審不開庭審理方式存在的弊端表現得尤其突出。
根據《刑事訴訟法》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審理上訴或者抗訴的案件的程序,除已有規定的以外,參照第一審程序規定進行。但是,該條規定的“參照”與一般意義上的“參照”有著根本區別。該條規定的“參照”,僅指開庭審理前的準備工作,是否公開審理,開庭時審判長應當查明和宣布的事項,詢問證人、鑒定人的具體程序,延期審理的情形,等等,不包括在二審審理方式的確定上參照一審程序問題。因為《刑事訴訟法》對二審審理方式作了明確的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應當組成合議庭,開庭審理。合議庭經過閱卷,訊問被告人、聽取其他當事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意見,對事實清楚的,可以不開庭審理。對人民檢察院抗訴的案件,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開庭審理。第二審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上訴、抗訴案件,可以到案件發生地或者原審人民法院所在地進行。”這條法律規定表明,第二審人民法院對第一審刑事判決的上訴、抗訴案件審理形式,不得實行單純的書面審理;對人民檢察院抗訴案件應該一律實行開庭審理;對當事人上訴案件的審理形式實行原則性和靈活性相結合,但以開庭審理為原則,以調查訊問(詢問)式審理為例外,或者說一般應當實行開庭審理,在符合法定條件的特殊情況下,才可以不開庭審理。但從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實施以來的情況看,法院在上訴案件的審理方式上,還沒有完全擺脫過去“習慣”做法的影響,雖然不再有單純書面審理的情形,但卻沒有堅持法律明確規定的原則性,不是一般實行開庭審理、個別實行調查訊問(詢問)式審理,而是一般實行調查訊問(詢問)式審理、個別實行開庭審理,甚至不開庭審理。這種情形與法律規定的精神明顯相悖,必須徹底研究解決。
作為我國訴訟法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1996年經過修改的新的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刑事訴訟法》)符合了我國法治建設的需要,促進了我國人權保障制度的發展。作為人權保障內容之一的我國刑事訴訟法,著重地從被害人與被告人的角度闡述了我國人權保障的現代性與適應性。無罪推定原則的確定,接受迅速、公正和公開審判的權利,被告人有辯護權和辯護依賴權,對不公正判決的上訴權及申訴權,是被告人人權保障的最大突破。同時《刑事訴訟法》,對原屬強職權主義的庭審方式作了較大的改革,吸收了當事人主義的某些合理成份,形成了我國現行的兼職權主義并存的訴訟模式,這種新審判方式的確立,是符合我國現階段國情的一種進步演變,應予充分肯定。修改后的審理方式,強調法官主導作用,體現控辯雙方訴訟地位平等,強調控方指控和辯方辯護的力度,激勵控辯雙方的平等對抗。這種控?辯式審理方式,要求控辯雙方將事實擺在法庭,證據舉在法庭,理由辯在法庭,案情明確在法庭,法官認證在法庭,這是我國訴訟民主化、科學化和公正化的一種體現。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婦女生產期間可以免職嗎
2020-12-06涉外離婚案件管轄權
2021-03-12死刑冤假錯案如何賠償
2020-12-08賣假貨怎么處罰
2020-12-27交通事故復核有什么后果
2021-01-31老人贍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9未取得產權的集資房離婚怎么分
2020-11-20商業銀行可以經營哪些業務
2020-12-17私人建筑合同如何擬定
2020-12-23集體土地可以進行流轉嗎
2021-01-07選購公寓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保險合同疑難問題集錦
2021-02-06車險理賠的程序怎么走
2021-02-19違章肇事保險給報嗎
2021-03-21保險代理人的代理權是如何產生的
2021-02-03誰可以解除保險合同
2021-03-13土地轉讓未辦理相應手續是否有效
2021-02-12農村房屋城市房屋拆遷補償不一樣,差在哪里
2021-03-202020農村拆遷補償有哪些變化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