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審理是庭前準備工作的縱深發展。經過庭前準備工作,進入開庭審理階段。為了保障庭審的順利進行,及時把握庭審的要點,法官在開庭前應該注意閱卷審查輔助人員的準備工作是否符合開庭的審理的要求,卷宗內送達等材料是否齊全,該追加的當事人是否追加,該勘查鑒定的是否已經勘查鑒定等等。對于不符合開庭條件的,例如:無開庭傳票送達回執、當事人下落不明的公告期未滿、當事人已經申請鑒定而未鑒定等等,應當在開庭前通知負責準備工作的人員及時采取補救措施,符合條件后才能開庭。
公開審判,加大法律宣傳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公開審理制度。開庭審理原則上應當公開進行,宣告判決一律公開。凡是公開審理的案件,其開庭審理過程和宣告判決過程應當允許群眾旁聽,允許新聞采訪、報道并向社會披露。對于公開審理的案件,為了保障審理的順利進行,法官有權利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允許錄音、錄象或者攝影。
我國立法上基于對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商業機密等的特殊保護,又規定了公開審理原則的例外。法官在審理案件時要注意這些例外。根據訴訟法和司法實踐,適用于不公開的審理案件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1)涉及國家機密的案件。如軍事秘-密、國防情報、黨政機密等等。
(2)涉及個人隱私案件。包括公民個人疾病、夫妻家庭關系等等。
(3)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婚姻案件。
(4)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
(5)其他法律規定可以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例如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14歲以上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的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會公開審理。
開庭審理是所有訴訟法律關系主體的集合行為,審理又要注意遵照法定程序,查清楚案件,維護庭審的權威。法庭的審判程序主要劃分以下幾個階段:
(1)庭審準備。包括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告知案由、是否公開處理審理以及不公開審理理由、適用程序、合議庭組成、公訴人、辯護人、書記員、鑒定人名單、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等。
(2)調查階段。調查階段是庭審的重要環節,法官要充分尊重當事人的訴權,當庭通過審查雙方的事實和證據,得出初步結論。
(3)辯論階段。庭審的最精彩之處應當體現在辯論程序中,通過雙方以及代理人圍繞案件爭執的焦點和法律具體適用的辯論意見,促使法官正確認定案件事實,準確適用法律。
(4)裁判階段。經過庭審調查、辯論后,獨任法官或合議庭應當根據查明的事實,作出相應的裁判結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醉駕致人死亡處罰
2020-11-12國家賠償應當向誰申請
2021-01-25股權轉讓違約要繼續履行嗎
2021-03-17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期限有哪些
2020-12-26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可以重組
2021-01-01哪些情形屬于監視居住的有礙偵查
2021-02-27人身侵權按城鎮賠償有什么
2021-02-19老公不離婚自殘怎么辦
2021-01-04買賣雙方跳過中介私下成交是否還需付中介費
2021-02-09未到期的勞動合同能否解除
2021-01-17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單方面辭職勞動合同書是否可以違約
2021-03-25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對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的理解
2020-11-21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參保單位有什么義務
2020-11-15報案不及時擅離現場,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險公司能否賠償
2021-03-05哪些情況保險公司可不賠
2021-01-27關于保險代理人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