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審理是庭前準備工作的縱深發展。經過庭前準備工作,進入開庭審理階段。為了保障庭審的順利進行,及時把握庭審的要點,法官在開庭前應該注意閱卷審查輔助人員的準備工作是否符合開庭的審理的要求,卷宗內送達等材料是否齊全,該追加的當事人是否追加,該勘查鑒定的是否已經勘查鑒定等等。對于不符合開庭條件的,例如:無開庭傳票送達回執、當事人下落不明的公告期未滿、當事人已經申請鑒定而未鑒定等等,應當在開庭前通知負責準備工作的人員及時采取補救措施,符合條件后才能開庭。
公開審判,加大法律宣傳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公開審理制度。開庭審理原則上應當公開進行,宣告判決一律公開。凡是公開審理的案件,其開庭審理過程和宣告判決過程應當允許群眾旁聽,允許新聞采訪、報道并向社會披露。對于公開審理的案件,為了保障審理的順利進行,法官有權利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允許錄音、錄象或者攝影。
我國立法上基于對國家秘-密、個人隱私、商業機密等的特殊保護,又規定了公開審理原則的例外。法官在審理案件時要注意這些例外。根據訴訟法和司法實踐,適用于不公開的審理案件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1)涉及國家機密的案件。如軍事秘-密、國防情報、黨政機密等等。
(2)涉及個人隱私案件。包括公民個人疾病、夫妻家庭關系等等。
(3)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婚姻案件。
(4)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
(5)其他法律規定可以不公開審理的案件。例如根據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二條規定,14歲以上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的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會公開審理。
開庭審理是所有訴訟法律關系主體的集合行為,審理又要注意遵照法定程序,查清楚案件,維護庭審的權威。法庭的審判程序主要劃分以下幾個階段:
(1)庭審準備。包括宣布開庭、核對當事人身份、告知案由、是否公開處理審理以及不公開審理理由、適用程序、合議庭組成、公訴人、辯護人、書記員、鑒定人名單、當事人的權利義務等。
(2)調查階段。調查階段是庭審的重要環節,法官要充分尊重當事人的訴權,當庭通過審查雙方的事實和證據,得出初步結論。
(3)辯論階段。庭審的最精彩之處應當體現在辯論程序中,通過雙方以及代理人圍繞案件爭執的焦點和法律具體適用的辯論意見,促使法官正確認定案件事實,準確適用法律。
(4)裁判階段。經過庭審調查、辯論后,獨任法官或合議庭應當根據查明的事實,作出相應的裁判結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不給出傷殘鑒定怎么辦
2021-03-11留置時間不能超過多長時間
2020-12-03非法封路怎么處理
2021-03-23離婚后孩子監護權變更法律怎么規定
2020-11-08結婚有哪些正常收費
2021-03-08購房定金一般交多少
2021-01-01合作協議是雇傭關系嗎
2021-02-01實習期應該有工資嗎
2020-12-27雇傭關系的賠償責任是什么
2021-02-25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人身保險合同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2-02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保險合同變更中的三個關鍵詞
2021-01-23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如何確定
2021-02-24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騙保之后如何處罰
2021-02-11保險利益的內容有什么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