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刑事訴訟法第151條和最高人民法院《解釋》的規定,人民法院對公訴案件決定開庭審判后,應當進行下列各項準備工作:
1.確定合議庭的組成人員。人民法院決定開庭審判以后,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由院長或者庭長指定審判長并確定合議庭組成人員;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由庭長指定審判員1人獨任審理。人民法院的書記員,其職責是擔任審判庭的記錄工作,并辦理有關審判的其他事項,不屬于合議庭的組成人員。
開庭審判前,合議庭可以擬出法庭審理提綱,提綱一般包括下列內容:合議庭成員在庭審中的具體分工;起訴書指控的犯罪事實部分的重點和認定案件性質方面的要點;訊問被告人需了解的案情要點;控辯雙方擬出庭作證的證人、鑒定人和勘驗、檢查筆錄制作人名單;控辯雙方擬當庭宣讀、出示的證人書面證言、物證和其他證據的目錄;庭審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擬采取的措施。
2.將人民檢察院的起訴書副本至遲在開庭10日以前送達被告人。對于被告人未委托辯護人的,告知被告人可以委托辯護人,或者在必要的時候為被告人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
3.通知被告人、辯護人于開庭5日前提供出庭作證的身份、住址、通訊處明確的證人、鑒定人名單及不出庭作證的證人、鑒定人名單和擬當庭宣讀、出示的證據復印件、照片。
4.將開庭的時間、地點在開庭3日以前通知人民檢察院。
5.將傳喚當事人和通知辯護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和勘驗、檢查筆錄制作人、翻譯人員的傳票和通知書,至遲在開庭3日以前送達。對于不滿18歲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必要的時候,通知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庭。
人民法院通知公訴機關或者辯護人提供的證人時,如果該證人表示拒絕出庭作證或者按照所提供的證人通訊地址未能通知該證人的,應當及時告知申請通知該證人的公訴機關或者辯護人。被害人、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經人民法院傳喚或者通知未到庭,不影響開庭審判的,人民法院可以開庭審理。
6.公開審判的案件,在開庭3日以前先期公布案由、被告人姓名、開庭時間和地點。
上述庭審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對保證審判的順利進行和保障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具有重要意義,應當認真做好。對上述工作情況,應當制作筆錄,并由審判人員和書記員簽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租房怎么提取公積金,違規提取公積金怎么處罰
2021-02-18房屋轉讓需要到哪公證
2021-03-18相鄰權糾紛是否屬于侵權糾紛
2021-02-07購房合同備案流程是什么,購房合同備案有什么好處
2021-02-07小區公有用地的所有權歸誰
2021-02-14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有抵押的房屋可以過戶嗎
2021-03-10新交通法規之實習期間上高速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8調崗通知書范文
2020-11-18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人壽險的投保額怎么計算
2020-12-27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25交通事故被保險人無責,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2020-12-18保險合同無責不賠屬霸王條款
2021-03-05保險理賠沒有工資條怎么辦
2021-01-26肇事逃逸保險公司拒賠案件
2020-12-27失業保險基金的構成
2021-02-02保險公司理賠最晚多久處理
2020-12-06保險理賠如何解決索賠難的問題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