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式行為與不要式行為如何區分
要式法律行為是指必須履行某種特定的形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為,它的內容包括行為人行為的合法性和成立條件的必要性,根據對要式法律行為劃分的標準不同,可分為以下不同的幾種類型。
不要式法律行為則指不要求采用特定的形式和一定的程序,而是由當事人自由選擇任何形式都能成立的法律行為。
要式法律行為指法律規定應當采用特定形式的民事法律行為。《民法通則》第56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是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例如,根據《合同法》第270條的規定,建設工程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因此,訂立建設工程合同的行為,屬于要式法律行為。
不要式法律行為指法律沒有規定特定形式,采用書面、口頭或其他任何形式均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為。《合同法》第197條規定:"借款合同采用書面形式,但自然人之間借款另有約定的除外。"這個條款規定了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屬于不要式法律行為,有沒有書面形式的合同均可。而非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則屬于要式法律行為,必須采用書面形式。
有償行為與無償行為
(1)有償法律行為指行為人取得權利時必須支付對價的民事法律行為,如買賣、租賃、承攬等。
(2)無償法律行為則指行為人取得權利時不必支付對價的民事法律行為,如贈與、無償保管等。
(3)區分有償法律行為與無償法律行為的意義在于:
A.確定行為性質。法律規定某些民事法律行為必須是有償的或者無償的。如買賣必須是有償的,而贈與則必須是無償,對此當事人不能自己約定。
B.認定行為效力。有償法律行為顯失公平時,受損害方有權請求變更或撤銷;而無償法律行為則不存在顯失公平的問題。
C.確定行為人的責任。一般來說,有償法律行為的民事責任要重于無償法律行為。如買賣合同中的出賣人應當對買賣標的物的瑕疵承擔違約責任;而贈與合同中的贈與人原則上不對贈與物的瑕疵承擔責任。
D.主張撤銷權。如果是有償民事行為,只有在受讓人明知的情況下才可以主張《合同法》第74條的撤銷權;如果是無償法律,就不用考慮當事人的主觀意圖就可以主張《合同法》第74條的撤銷權。
E.對當事人的行為能力要求不同。如果是有償民事行為,要求當事人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如果是無償民事行為,則對于獲得利益的當事人的行為能力不作要求。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買賣合同,買賣合同有哪些特征
2020-11-14簽訂廠房租賃合同時應該注意什么
2021-01-18酒后駕車如何處罰
2021-03-02哪種情況下必須通過訴訟程序才能離婚
2021-01-01在公司受傷了公司應該賠償什么
2020-12-21反家暴法規定:哪些行為算家暴
2020-12-10給人幫忙算雇傭關系嗎
2020-12-16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取保候審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1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規定
2021-02-23社保繳費基數低勞動仲裁補幾年
2020-12-17投保人可以解除保險合同嗎
2020-12-03影響互聯網保險流動性風險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1-03-24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購買財產保險后要注意什么
2021-02-24投保率
2021-02-16拆遷補償標準過低能否提起訴訟
2021-01-06拆遷紅線范圍內的房屋能不能進行買賣
2021-01-172020養殖場拆遷補償內容有哪些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