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訴訟法庭審判程序是怎樣的
審理程序是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適用的程序,可以分為一審程序、二審程序和審判監督程序。
一、一審程序
一審程序包括普通程序和簡易程序。普通程序是《民事訴訟法》規定的民事訴訟當事人進行第一審民事訴訟和人民法院審理第一審民事案件所通常適用的訴訟程序。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應當在立案之日起6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本院院長批準,可以延長6個月;還需要延長的,報請上級法院批準。
二、第二審程序
第二審程序(又稱上訴程序或終審程序),是指由于民事訴訟當事人不服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尚未生效的第一審判決或裁定,在法定上訴期間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而引起的訴訟程序。由于我國實行兩審終審制,上訴案件經二審法院審理后作出的判決、裁定為終審的判決、裁定,訴訟程序即告終結。
(一)上訴期間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l0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二)上訴狀當事人提起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法院提出,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三)二審法院對上訴案件的處理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案件,經過審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1)原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的,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央;
(2)原判決適用法律錯誤的,依法改判;
(3)原判決認定事實錯誤,或者原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或者查清事實后改判;(4)原判央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的,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審。
三、審判監督程序
(一)審判監督程序的概念審判監督程序即再審程序,是指由有審判監督權的法定機關和人員提起,或由當事人申請,由人民法院對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再次審理的程序。
(二)審判監督程序的提起
1、人民法院提起再審的程序
2、當事人申請再審的程序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資料。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了解到民事訴訟是依照法定程序進行的訴訟活動,無論是法院還是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都需要按照民事訴訟法設定的程序實施的訴訟行為。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按揭房可以贈予嗎
2020-11-09刑事罰金去哪里交
2020-12-12沒經過業主大會選舉成立的業主委員會合法嗎
2020-11-20涉外婚姻案例
2021-01-30法律意見書范本是怎么樣的
2021-03-12公司地址異常能注銷嗎
2021-03-17購置固定資產是否需繳納印花稅
2021-02-26什么是帶有欺騙性的商標,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24哪些種類的商標可以注冊
2020-11-13價格上惡意競爭違法嗎
2021-03-21勞務用工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3-16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保險經紀人辦理保險經紀業務產生的法律責任該由誰承擔
2021-02-02香港保單是否受內地法律保護
2020-11-15人身保險合同如何簽訂
2020-12-16家財被盜未及時報案保險公司拒賠
2020-11-28被盜車失而復得引起糾紛的保險理賠
2021-01-08影響產品類風險有哪些因素
2020-11-13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