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間借貸口頭合同舉證責任如何分配
關于債權人的舉證責任。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5條規定,“在合同糾紛中,主張合同關系成立并生效的一方當事人對合同訂立和生效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主張合同關系變更、解除、終止、撤銷的一方當事人對引起合同關系變動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對合同是否履行發生爭議的,由負有履行義務的當事人承擔舉證責任”。根據該規定,民間借貸關系發生后,首先應當確認借貸關系是否成立以及是否有效。原告作為債人行使債權請求權,主張合同權利的發生,應對雙方之間存在借貸關系以及出借方已將借款提供給借款人負有舉證責任。在民間借貸案件中,借據是最常見的訴訟證據。借據實際上就是借款協議,既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又能夠反映債權債務關系的存在。有些借據雖然記載內容不完整,但只要借款的主體和數額是明確的,能夠證明案件真實情況,反映債權債務關系的存在即可成為訴訟證據。根據《證據規則》第2條第2款規定,若原告未能完成舉證義務,應承擔對己不利的后果。
實踐中,針對債權人的訴訟請求,債務人抗辯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債務人針對債權人提供證據本身的合法性、客觀性提出抗辯,此時債務人應當提供針對債權人所提交的證據的反駁證據;二是債務人主張債權人的權利受到妨害或制約,或者已經消滅,其應該就權利受到妨害、制約或權利消滅的法律事由負有舉證責任;三是債務人提供證據證明債權人所主張的雙方存有債權債務關系的事實并不存在。對此,債權人可通過補充證據來加以證明,若債務人沒有上述主張,則債權人不再承擔其他舉證責任。
二、民間借貸能口頭約定嗎
我國《合同法》第197條規定:“公民之間的民間借貸合同為不要式合同,當事人可以采取書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口頭形式或其他形式”。現實生活中,由于借款關系的雙方均系自然人,且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多是親戚或朋友、同事、同學等關系,在借貸形式上表現出簡單和隨意性,一旦發生糾紛,借貸雙方都很難舉出說服力很強的證據。因此,在審理民間借貸案件時,舉證責任的分配顯得尤為重要。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一行政處罰應當間隔多長時間
2021-01-30襲警罪一般判多久
2020-12-09招標文件中的合同條款可以改嗎
2021-02-17首付分期簽了借款協議還能退房嗎
2021-02-27實際住房面積比老宅基證面積小怎么辦
2021-01-30與臺灣人的結婚手續
2021-02-09公安有調解權嗎
2021-03-08公告送達申請書適用情形
2021-01-12對保險欺詐規定的三種仲裁方式是
2021-03-03老婆出軌還要起訴離婚如何處理
2021-02-27挪用公款出納和會計分別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24未約定授權期限合同不成立嗎
2020-11-14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的意義是什么
2021-02-09黑龍江省農村宅基地面積標準是多少
2021-02-25怎么取回自己的房產證
2020-12-15夫妻離異后房產出售要交哪些稅
2020-12-03小產權房改名有效嗎
2021-02-25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實習期間公司解散需要賠償嗎
2021-02-13車險理賠必備常識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