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權是指非人在專利權人申請專利的申請日之前已經制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做好制造、使用的必要準備,在專利權人的申請獲得授權后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的行為,不視為侵犯專利權。在專利侵權案件中,先用權作為一種抗辯理由,一直被廣泛援用。那么,專利侵權案件中,先用權如何適用?本文整理了相關法律條文與知識,為您提供一定的參考。
在專利侵權糾紛案件中,被控侵權方往往以先用權和自由公知技術作為抗辯的理由。如果該抗辯理由成立,則被控侵權方不構成侵權。反之,則被控侵權方很有構成侵權的可能。因此,正確適用先用權原則,往往是正確處理專利侵權案件的關鍵所在。
我國專利法明確規定:在專利申請日之前已經制造相同的產品、使用相同的方法或者已經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準備,并且僅在原有范圍內繼續制造、使用的,不視為侵犯他人的專利權。此即通常所說的先用權原則。在司法實踐中,往往有這樣的情況:有人先于該專利申請日之前,已經使用了與該申請專利的技術相同的技術,或者已經作好了使用該技術的必要準備。該項技術對于此人來講即為先用了。因該先用人此前對自己研究開發成功的該項新技術成果已經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作了大量的工作。如果僅因為專利權人在專利權的申請方面早于先用人,而不讓先用人實施自己開發的該技術成果,則不甚合理。因此,法律從公平的角度出發,允許先用人在一定的范圍內可以實施自己開發的該技術成果而不用承擔侵犯他人專利權的法律責任。
這一規定既是對專利權的一定限制,也是對先用權人的一種保護。雖然,被控侵權人往往以此作為抗辯理由。但對先用權原則的適用卻有其嚴格的條件。在審判實踐中,對是否構成先用權,一般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時間因素
先用人開發成功的系爭技術成果以及準備實施該技術成果的行為應在專利權人提出該項專利的“申請日”之前。這是判斷的時間標準。應注意的是:
(1)該系爭技術成果的研究開發成功以及準備實施該技術成果的日期,必須是在該專利“申請日”之前,該日期之外的發布專利公告日、專利授權日或其他任何日期均不屬于構成先用權的范圍。
(2)如果在專利權人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至專利授權之日的這段時間,行為人研究開發了或準備實施該技術成果的,不屬于專利法上的優先權的范圍,行為人不享有先用權。此時,專利權人雖然尚未獲得專利授權。但被控侵權人以自己在這段時間內研究開發了或準備實施該技術成果、具有先用權的抗辯,有悖于專利法的規定。該抗辯不能成立。
2.來源因素
(1)先用人的該系爭技術成果的取得應是合法的。如來源不合法,則已經喪失了其存在的合法性,不具備適用先用權原則的合法條件,不存在適用先用權原則的問題。
(2)該系爭技術成果應是自己獨立研究開發或是通過其他合法途徑所得。因此,先用人必須與該技術成果有直接和密切的聯系,且應該是該技術主體自己使用,不得由他人使用,或者許可他人使用。如果該技術成果屬于企業法人的,并發生該企業的轉讓和繼承等情況的。則不能脫離該企業將先用權單獨進行轉讓和繼承。
3.使用范圍因素
先用人對該技術成果的繼續使用應是在原有的范圍內進行,不得擴大使用的范圍。如果允許先用人擴大其使用的范圍,則會損害專利權人的合法利益。所謂“原有的范圍”,包括“使用”該系爭技術成果的范圍和為使用該系爭技術成果而進行“必要準備”的范圍兩個部分。
(1)使用的范圍是:在專利申請日以后,只要以合理的方式擴大生產規模的,屬于在原有范圍內的實施,如增加生產線、增設分廠等,均屬于合理的方式。
(2)必要準備的構成條件是:先用人對該技術成果的使用已經作好了技術方面以及人力、物力、資金等方面實質性的準備。如對制造產品來講,已經準備了有關的設備、作好了樣品的試制等工作;對使用方法來講,已經進行了工藝流程、專用設備的購買等工作。如果對上述工作的實施僅有意向而尚未落實,則不具備專利法意義上的“必要準備”的構成條件。
(3)時間界限是:在該專利權人提出專利申請日之前,以該專利的申請日為界限。在此申請日之前的“使用”和“必要準備”的規模,屬于“原有的范圍”,在此申請日之后超出該“原有的范圍”的,則不屬于先用權范圍了。當然,技術成果不同,其使用時所要求的技術難易程度也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差很懸殊的。因此,實踐中進行判斷時不能拘泥于一種簡單的模式,尚需結合具體的情況進行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律霸小編為您整理這篇文章,希望能更好的幫助您了解關于專利侵權案件中,先用權如何適用的法律知識,歡迎瀏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抵押貸款去哪申請
2020-12-10法律顧問代理案件需要另收費嗎
2021-01-10出資干股退出能退錢嗎
2021-03-06財產保全措施會因為反擔保而解除嗎
2021-03-08未婚先孕怎么領結婚證
2021-03-15遺產繼承可否跨區辦理公證
2020-12-28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酒駕判緩刑會解除勞動關系嗎
2021-01-22購買交通意外險要注意什么
2020-11-27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保險公司超過判決書規定日期不給錢有什么辦法
2021-02-10假冒公司名義騙保險能定罪嗎
2020-12-23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什么是涉水險
2021-03-26意外撞傷自家人,能要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1-01-14車輛超載事故保險可以拒賠嗎
2021-03-21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費率厘訂原則是什么
2021-02-16校方責任保險理賠案例導言
2021-02-06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包與轉讓有哪些區別
2020-12-31出讓土地上的房屋可以拆了重修嗎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