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子合同的與要約邀請
通過網絡進行交易時,發出訂約意愿的一方,只要該表示符合我國關于要約的要件,該意思表示就是要約。盡管網絡交易具有特殊性,但是在區分要約邀請方面,仍然應以雙方的意思表示作為判斷的標準,而不應從交易的對象的種類出發。因此,要約與要約邀請的區分標準,仍然應回到《合同法》中,這一標準應該是:
(1)意思表示的內容是否具體確定。
(2)其發出人是否有受該意思表示約束的意思。
(二)電子合同的承諾
所謂承諾是指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全部條件以締結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諾的法律效力在于一經承諾并送達于要約人,合同即告成立。承諾應具備的條件是:
(1)承諾應由受要約人做出。
(2)承諾必須在合理期限內做出,或要約規定了承諾期限,則應在規定期限內做出,若未規定期限,應在合同期限內做出。《合同法》第三十條規定,承諾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承諾應符合要約規定的方式。
電子合同的承諾也應符合上述規定,由于網絡的虛擬性,確定承諾的生效就成為判斷電子的非常重要的問題。
二、怎么確定電子合同成立的時間地點
1、關于數據電文形式的承諾的生效時間
在EDI合同中,當事人用電子數據發出電文即為要約,對方當事人用電子數據發出電文即為承諾。一般來說,承諾的生效時間為合同的成立時間。關于承諾的生效時間,有兩種不同的做法,其一是中國和一些國際習慣所采用的到達主義。其二是英美等國所采納的發信主義和送信主義。考慮到EDI方式交換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意思表示的作出,實際上與對話者之間的對話一樣瞬間到達,是以承諾的意思表示在發送和到達之間有一定的時間間隔為前提。因此,EDI交易中的承諾生效問題不應采取送信主義,而應當采取到達主義。為了確保電子合同的收到與發出時間的準確,法律應當規定,提供服務器的網絡服務,應當定期檢查,調校服務器系統的設置和時間,并在一定時間內保存記錄,已備查詢。
2、關于數據電文的發出與收到地點
聯合國《電子商務示范》第15條第4款規定:“除非發端人與收件人另有協議,數據電文以發端人設有的營業地點視其為發出點,而以收件人設有營業地的地點視為其收到地點。如發端人或收件人有一個以上的工作地點,應以對基礎交易具有密切聯系的營業地為準;如無任何基礎交易,則以主要的營業地為準;如發端人或收件人沒有營業地,則以其慣常居住地為準?!币虼?,數據電文的發出與收到地點應以上述規定為準。
圖文摘自網絡,由廣州楊*元律師為您推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主與第二買受人簽訂合同是無權處分嗎
2020-11-11與寡婦同居算違法嗎
2021-03-23注冊勞務公司需要什么要求
2020-12-28如何處理交通事故
2021-03-24累犯絕對不適用緩刑嗎
2020-12-05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0-12-21公示催告的適用條件
2020-11-13交通事故中車主的責任
2020-12-29電子版的離職證明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3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離婚證據如何收集
2020-12-02企業勞動合同免責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6交通事故中一方逃逸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10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本案保險公司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3-06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騙保的民事后果
2021-01-13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加強保險公估機構管理的通知全文內容有哪些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