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國《民事訴訟法》及最高院司法解釋的規定,合同糾紛,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如果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同時,法律賦予當事人協議約定管轄法院的權利,即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民訴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在股權轉讓協議糾紛中,如果雙方當事人對管轄法院有約定且約定有效的,應適用其約定;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應適用法律規定,即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對于被告所在地,人們一般不會有歧義。而對于股權轉讓的合同履行地,應為股權轉讓的目標公司的公司注冊地。因為,公司股權轉讓糾紛的特殊性在于轉讓行為需要向公司注冊地的登記機關履行相應手續方可完成(如果是外資企業,在工商變更之前還需要商務主管部門的批復,否則股權轉讓合同不生效),因此,以公司注冊地作為此類案件的管轄地也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
【案例解析】
案例概要:
A公司與B公司于2013年底簽訂《產權交易合同》,由A公司向B公司(國有企業)受讓目標公司股權。《產權交易合同》就標的股權數量、股權轉讓款金額、交易方式及違約責任進行明確約定。同時,《產權交易合同》還約定“如果政府相關部門未能審批通過此次股權交易的,B公司應當在收到A公司書面通知后3日內退回A公司已支付的全部股權轉讓款?!薄懂a權交易合同》中對爭議解決方式的約定為“雙方依法向上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A公司住所地在上海市X區,B公司住所地在北京市,目標公司住所地在上海市Y區,產權交易所住所地為上海市X區。
2014年初,A公司依約向產權交易所支付全部股權轉讓款[2]。2014年8月,上述股權轉讓交易未獲得政府相關部門的審批,A公司得知該消息后及時向B公司進行通報。B公司于接到該書面通知后的第30日向A公司全額無息返還股權轉讓款。A公司認為,B公司遲延返還股權轉讓款的行為構成違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故擬提起訴訟。
2015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公布施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較大火災事故如何處罰
2021-03-22經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達成調解協議的方式怎么規定
2020-11-14意外失火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08勞動糾紛申請強制執行要多久
2021-01-06酒駕處罰新標準
2021-01-07機動車造成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后如何賠償?
2021-02-05老人需要有監護人嗎
2021-03-22交通事故司法鑒定標準是什么
2021-01-19提出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24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會影響征信嗎
2021-03-11合同內容前后矛盾如何處理
2021-03-05頂樓人家漏雨樓頂維修費誰出
2020-12-12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集體合同與勞動合同有哪些不同?
2020-11-08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企業和個人勞動關系如何證明
2020-11-30調崗降薪離職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18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保險公司賺錢問題的方法有什么
2021-02-02夫妻為孩子買的人身保險離婚時能否分割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