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訂合同的五大原則具體內容
(1)平等原則
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合同中的權利義務對等。
合同當事人必須就合同條款充分協商,取得一致,合同才能成立。
(2)自愿原則
當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
自愿原則是貫徹合同活動的全過程的,包括:第一,訂不訂立合同自愿,當事人依自己意愿自主決定是否簽訂合同;第二,與誰訂合同自愿,在簽訂合同時,有權選擇對方當事人;第三,合同內容由當事人在不違法的情況下自愿約定;第四,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可以協議補充、協議變更有關內容;第五,雙方也可以協議解除合同;第六,可以約定違約責任,在發生爭議時,當事人可以自愿選擇解決爭議的方式。總之,只要不違背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的規定,合同當事人有權自愿決定。
當然,自愿也不是絕對的,不是想怎樣就怎樣,當事人訂立合同、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3)公平原則
平原則要求合同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要公平合理,要大體上平衡,強調一方給付與對方給付之間的等值性,合同上的負擔和風險的合理分配。具體包括:第一,在訂立合同時,要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不得濫用權利,不得欺詐,不得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第二,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風險的合理分配;第三,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違約責任。
(4)誠實信用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在訂立、履行合同,以及合同終止后的全過程中,都要誠實,講信用,相互協作。誠實信用原則具體包括:第一,在訂立合同時,不得有欺詐或其他違背誠實信用的行為;第二,在履行合同義務時,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合同的性質、目的和交易習慣履行及時通知、協助、提供必要的條件、防止損失擴大、保密等義務;第三,合同終止后,當事人也應當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根據交易習慣履行通知、協助、保密等義務。
(5)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原則
《合同法》第7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綜上可知,在簽訂合同的時候,當事人需要遵循的原則包括五種,即公平原則、平等原則、自愿原則、誠實信用原則以及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原則。這些都是《合同法》中進行要求的,同時也是當事人應該注意的地方。如果您對上述問題存在疑問,不妨向律霸網的律師詢問,專業的律師能為您答疑解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解除勞動關系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29小公司股權分配有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3-02夫妻婚內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2勞動案件先予執行是全部訴求還是可以申請部分訴求
2020-11-15哪些證據需要保全
2020-11-27需要哪些材料申請已登記的地役權
2020-11-15聘用中國雇員勞務合同范本
2020-11-112020勞動力外包出現意外傷亡誰負責,賠償多少
2020-12-20論保險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0-11-24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保險公司可以以違反如實告知義務拒賠嗎
2021-02-09車輛沒買保險被撞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15關于對保險中介機構監督管理規定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的公告內容是什么
2020-12-04保監會就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征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3-08耕地的承包期是多長時間
2020-12-16拆遷補償多長時間才會下來
2020-11-25農村拆遷安置房過戶買賣可以嗎
2021-03-01非農戶口農村房子拆遷是否會有補償
2021-02-09婚內獲得的拆遷補助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1-03-03廣州“住改商”物業舊城改造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