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約失效的四大情形內容
1.對要約的拒絕
受要約人接到要約后,通知要約人不同意與之簽訂合同,則拒絕了要約。
在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時,該要約失去法律效力。但是,受要約人的通知中,可能明確地說明拒絕要約,這當然沒有疑問。但有的通知中,既沒有說明接受要約,也沒有明確拒絕要約,也沒有明確提出反要約。這時,要根據該通知的具體內容進行判斷,搞清楚受要約人究竟是什么意思。比如,回復中僅僅是詢問價格有沒有降低的可能?是否能提前幾天交貨等,這種答復不足以證明受要約人拒絕了要約。
如果受要約人的回復沒有作出承諾,但提出了一些條件,要約人在規定期限內仍不作答復,可以視為拒絕要約。按照商事通則的解釋,視為“默示拒絕”。商事通則對默示拒絕還舉了一例說明:甲收到了乙發出的要約,其中規定該要約兩周內是不可撤銷的。甲通過郵件回復提出了部分不同的條件,對此乙不予接受。盡管離期限屆滿還有幾天時間,但甲可能不再承諾原來的要約,因為通過發出反要約,甲實際上默示地拒絕了原來的要約。
也有這種情況,受耍約人拒絕了要約,但又反悔,這時可以撤回拒絕的通知,但撤回拒絕的通知也應象撤回要約一樣,必須在拒絕的通知到達之前或者同時到達要約人。
2.要約人撤銷要約
要約被撤銷當然使要約失效,不再贅述。
3.受要約人未在承諾期限內承諾
要約中確定了承諾期限的,表明要約人規定了要約發生法律效力的期限,超過這個期限不承諾,要約的效力當然歸于消滅。
最通常的情形是,要約中沒有規定承諾期限,受要約人也不對要約作答復,這種情況下,要約什么時候失效?一般而言,在通常的情況下如果要約人發出要約后一段合理期間內沒有收到承諾,則要約失效。本項的承諾期限包括合理的期限。確定該合理期間當然要考慮到通訊方式的便捷程度。
4.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
受要約人對一項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的變更,為反要約。反要約是否就使原要約失去效力呢?一般的看法是,提出反要約就是對要約的拒絕,使要約失去效力,要約人即不受其要約的拘束。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要約失效”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網絡用戶侵權者通知的內容應包括哪些
2020-12-14轉讓商標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1-20交通事故受傷人員何時開始傷殘鑒定,傷殘鑒定前應做好哪些工作
2021-01-02聽證制度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2021-03-12p2p對于借款協議有法律責任嗎
2021-01-23欠條、借條和收條的法律效力
2020-11-08未領結婚證同居 能向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0-11-19單位是否有權收回員工集資房
2020-11-30領養孩子長大了可以斷絕關系嗎
2020-12-25轉繼承有怎樣的特征
2020-11-08超出國家標準的合同條款成立嗎
2021-02-04合同糾紛結案須多長時間
2021-01-10用人單位拒不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怎么辦
2021-01-10再保險公司可以經營什么業務
2021-02-25管理瑕疵亦應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10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療機構?
2020-11-21如何理解網絡保險
2020-11-28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投保后您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0什么是自留保費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