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約失效的四大情形內容
1.對要約的拒絕
受要約人接到要約后,通知要約人不同意與之簽訂合同,則拒絕了要約。
在拒絕要約的通知到達要約人時,該要約失去法律效力。但是,受要約人的通知中,可能明確地說明拒絕要約,這當然沒有疑問。但有的通知中,既沒有說明接受要約,也沒有明確拒絕要約,也沒有明確提出反要約。這時,要根據該通知的具體內容進行判斷,搞清楚受要約人究竟是什么意思。比如,回復中僅僅是詢問價格有沒有降低的可能?是否能提前幾天交貨等,這種答復不足以證明受要約人拒絕了要約。
如果受要約人的回復沒有作出承諾,但提出了一些條件,要約人在規定期限內仍不作答復,可以視為拒絕要約。按照商事通則的解釋,視為“默示拒絕”。商事通則對默示拒絕還舉了一例說明:甲收到了乙發出的要約,其中規定該要約兩周內是不可撤銷的。甲通過郵件回復提出了部分不同的條件,對此乙不予接受。盡管離期限屆滿還有幾天時間,但甲可能不再承諾原來的要約,因為通過發出反要約,甲實際上默示地拒絕了原來的要約。
也有這種情況,受耍約人拒絕了要約,但又反悔,這時可以撤回拒絕的通知,但撤回拒絕的通知也應象撤回要約一樣,必須在拒絕的通知到達之前或者同時到達要約人。
2.要約人撤銷要約
要約被撤銷當然使要約失效,不再贅述。
3.受要約人未在承諾期限內承諾
要約中確定了承諾期限的,表明要約人規定了要約發生法律效力的期限,超過這個期限不承諾,要約的效力當然歸于消滅。
最通常的情形是,要約中沒有規定承諾期限,受要約人也不對要約作答復,這種情況下,要約什么時候失效?一般而言,在通常的情況下如果要約人發出要約后一段合理期間內沒有收到承諾,則要約失效。本項的承諾期限包括合理的期限。確定該合理期間當然要考慮到通訊方式的便捷程度。
4.受要約人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
受要約人對一項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的變更,為反要約。反要約是否就使原要約失去效力呢?一般的看法是,提出反要約就是對要約的拒絕,使要約失去效力,要約人即不受其要約的拘束。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帶來的關于“要約失效”的相關法律知識的講解,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小編的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如果您還有什么其他法律問題需要咨詢,可以聯系我們律霸網平臺的專業律師,為您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存量競爭是什么
2021-01-29交通事故醫療費怎樣算
2021-03-04婚后獨自買房如何才能算自己的個人財產
2020-12-19事實婚姻財產分割原則有哪些
2021-01-02小孩在超市受傷,超市一定要負責任嗎
2020-12-02主張未簽訂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有時效嗎
2021-03-04工傷事故等級有哪些
2021-01-08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離婚又復婚可以再次享受婚假嗎
2021-03-25公司倒閉拖欠農民工工資怎么辦
2021-03-12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問題
2021-02-23人身保險理賠款如何入賬
2021-01-26交通肇事罪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17財產保險合同的特征有哪些
2021-03-16交通事故訴訟費保險公司會承擔嗎
2020-11-22航班延誤會免賠嗎
2021-03-01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呢
2020-12-17車輛強制險什么時候交,交多少
2021-03-02被保險人是什么,有什么權利義務
2020-12-06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呢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