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經過申請獲得了專利權后就是受到法律保護的。而實踐中要是有人侵犯他人的專利,那么就有可能構成假冒專利罪。那么這個假冒專利罪可以由單位構成嗎?針對這個問題,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解答。
一、單位構成假冒專利罪嗎
可以構成。假冒專利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條的規定,單位也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
本罪的主體通常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非專利權人,但也可以是專利權人,例如,有的行為人以自己的實用新型專利假冒他人的發明專利,以自己市場知名度或美譽度低的專利產品假冒他人知名度或美譽度高的專利產品。
二、假冒專利與專利侵權怎么區分
假冒他人專利行為與專利侵權行為的界線是分明的。《刑法》所規定的“假冒他人專利行為”不僅涵蓋“專利侵權行為”,而且主要是指“專利侵權行為”,這是因為較之于《專利法》所規定的“假冒他人專利行為”來說,“專利侵權行為”與專利權人的切身利益休戚相關,迫切需要用《刑法》予以規范。筆者認為,這位學者顯然是把個人的學術觀點視為“立法者的本意”,其觀點是難以成立的。
在我國,立法者是指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而不是指參與立法工作的個人。既然《刑法》和《專利法》都是立法者制定的法律,就不能人為地將《刑法》所規定的“假冒他人專利行為”與《專利法》所規定的“假冒他人專利行為”割裂開來。由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并未對假冒他人專利行為的具體含義作規定,因此,對假冒專利罪中的假冒他人專利行為,應當并且只能根據該行為在《專利法》中的固有含義予以解釋,換句話說,就是要運用系統解釋方法,著眼于《刑法》與《專利法》的聯系來解釋假冒專利罪中的假冒他人專利行為。
既然未經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行為,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那么,未經專利權人的許可實施其專利的行為,商標的基本作用是區分商品或服務的來源,而專利的基本作用是保護發明創造,這種不同的作用決定了假冒注冊商標以擅自“使用”他人的注冊商標為前提,而假冒專利的行為恰恰是指“未使用”他人專利的情形。
根據刑法的規定,單位也是可以成為假冒專利犯罪的犯罪主體的,不過在與自然人犯此罪的處罰上面,兩者是不同的。如果您還想進一步了解相關內容,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網站的律師,我們會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耐心為您解答法律問題。
假冒專利罪的刑事責任是怎樣的 ?
假冒專利罪司法解釋是怎樣的?
假冒專利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是否需要備案
2020-11-23監獄假釋以后多久出獄
2020-11-17交通事故訴訟的有效時限
2020-11-23離婚了孩子怎么上戶口本
2021-03-08離婚證據清單模板是怎樣的
2021-01-23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啥時候提出放棄繼承權
2021-02-23集體土地征收與補償
2020-11-15公司依勞動合同調整工作崗位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2021-01-09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醫護被無故裁員該如何維權
2020-12-19單位不經本人同意調動部門違法嗎
2021-01-25勞動仲裁申請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3飛機延誤險的賠償標準是如何的
2020-11-24投保人如果體檢不合格保費會退回來嗎
2021-01-23保險理賠指的是什么,保險理賠有什么法律規定?
2021-03-17重復保險的司法認定
2021-01-16單位能否為其員工投保人身保險
2021-01-05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太平洋保險交滿能解除合同嗎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