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經過申請獲得了專利權后就是受到法律保護的。而實踐中要是有人侵犯他人的專利,那么就有可能構成假冒專利罪。那么這個假冒專利罪可以由單位構成嗎?針對這個問題,律霸小編將在下文中為您做詳細解答。
一、單位構成假冒專利罪嗎
可以構成。假冒專利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為本罪的主體,根據《刑法》第二百二十條的規定,單位也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
本罪的主體通常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非專利權人,但也可以是專利權人,例如,有的行為人以自己的實用新型專利假冒他人的發明專利,以自己市場知名度或美譽度低的專利產品假冒他人知名度或美譽度高的專利產品。
二、假冒專利與專利侵權怎么區分
假冒他人專利行為與專利侵權行為的界線是分明的。《刑法》所規定的“假冒他人專利行為”不僅涵蓋“專利侵權行為”,而且主要是指“專利侵權行為”,這是因為較之于《專利法》所規定的“假冒他人專利行為”來說,“專利侵權行為”與專利權人的切身利益休戚相關,迫切需要用《刑法》予以規范。筆者認為,這位學者顯然是把個人的學術觀點視為“立法者的本意”,其觀點是難以成立的。
在我國,立法者是指有立法權的國家機關,而不是指參與立法工作的個人。既然《刑法》和《專利法》都是立法者制定的法律,就不能人為地將《刑法》所規定的“假冒他人專利行為”與《專利法》所規定的“假冒他人專利行為”割裂開來。由于《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并未對假冒他人專利行為的具體含義作規定,因此,對假冒專利罪中的假冒他人專利行為,應當并且只能根據該行為在《專利法》中的固有含義予以解釋,換句話說,就是要運用系統解釋方法,著眼于《刑法》與《專利法》的聯系來解釋假冒專利罪中的假冒他人專利行為。
既然未經注冊商標專用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行為,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那么,未經專利權人的許可實施其專利的行為,商標的基本作用是區分商品或服務的來源,而專利的基本作用是保護發明創造,這種不同的作用決定了假冒注冊商標以擅自“使用”他人的注冊商標為前提,而假冒專利的行為恰恰是指“未使用”他人專利的情形。
根據刑法的規定,單位也是可以成為假冒專利犯罪的犯罪主體的,不過在與自然人犯此罪的處罰上面,兩者是不同的。如果您還想進一步了解相關內容,可以咨詢我們律霸網站的律師,我們會提供專業的法律服務,耐心為您解答法律問題。
假冒專利罪的刑事責任是怎樣的 ?
假冒專利罪司法解釋是怎樣的?
假冒專利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樓下著火樓上損失誰賠
2020-12-07深圳注冊商標如何操作
2021-03-19車輛記分周期是按年檢時間算嗎
2021-02-27兒子死后賠償款能當贍養費嗎
2021-01-12部分判決不服上訴的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08蓄意縱火不傷人怎么判
2021-01-05個人征信失信會影響子女嗎
2020-11-09車輛事故肇事方不賠償怎么辦
2021-03-10離婚后撫養費標準另一方無固定工作
2021-01-06房屋合同簽好可以換嗎
2020-12-29集體土地怎么進行轉讓
2020-12-25符合條件的職工是否可以申請變更無固定期的合同
2020-12-12勞動合同常識
2021-03-05勞務派遣行政許可企業公示制度是什么
2021-03-07負債與勞動糾紛如何區分
2021-03-21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保險公司是否有追償的權利
2021-03-17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第二輪土地承包時間
2020-12-31回遷地辦理土地轉讓的費用是多少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