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成立是否也存在此責任
合同關系是否存在與締約過失責任并無必然的聯(lián)系。
有人主張,只要合同關系存在,即使在締約過程中有一方存在締約過失行為,另一方能對他行使締約過失訴訟上的請求權,而只能追究其違約責任。
這種觀點混肴了締約過失責任與違約責任的界限,抹煞了締約過失責任的獨立價值,是很不妥當?shù)模环疆斒氯嗽诰喖s階段存在締約過失責任后,如果合同成立并生效,則其后可能發(fā)生違約責任,也可能出現(xiàn)正常履行合同的結果,如果合同已經(jīng)正常履行,自然不能再追究“違約責任”,此時只的追究締約過失責任一種途徑;即合合同沒有正常履行,違約方并不一定就是締約過錯方,違約責任與締約過失責任的承擔都并未重合,更是談不上追究締約過失責任方的違約責任問題;再退一步講,即使合同不能正常履行的過錯也在締約過錯方,對方也完全可以既主張締約過失責任,又主張違約責任,從而完整、充分地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總之,合同關系是否存在與締約過失責任并無必然的聯(lián)系。
締約過失責任有哪些特點
1.法定性
締約過失責任是基于法律的規(guī)定而產(chǎn)生的一種民事責任。只有當事人的行為符合《合同法》第42條、第43條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并給對方造成經(jīng)濟損失的,才應依法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2.相對性
締約過失責任只能存在于締約階段(也稱先契約階段),即合同訂立的磋商階段,而不能存在于其他階段。同時,締約過失責任也只能在締約當事人之間產(chǎn)生。
3.補償性。
締約過失責任的補償性,是指締約過失責任旨在彌補或補償締約過失行為所造成的財產(chǎn)損害后果。我國《合同法》第42條,將損害賠償作為締約過失責任的救濟方式,就是締約過失責任補償性的法律體現(xiàn)。
《民法典》于2021.1.1生效,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例失效。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締約過失責任的相關內(nèi)容。由此可見,締約過失責任補償性是民法意義上平等、等價原則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市場交易關系在法律上的內(nèi)在要求。如果您對這方面還有更多相關問題,律霸網(wǎng)提供專業(yè)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剝奪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罪辯護詞
2020-12-25買賣不破租賃的限制使用
2021-03-07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員工個人能否自己申請工傷
2021-01-23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
2020-12-222020國家賠償新標準是多少,最近兩年的國家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呢?
2020-12-19最高法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08兒媳女婿有贍養(yǎng)義務嗎
2020-12-11對管轄異議二審裁定不服怎么辦
2020-12-01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民事賠償標準
2021-02-19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查封、扣押期限的規(guī)定
2020-11-15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按揭房能否轉讓……. 師福東律師
2020-12-16離職后是否還要遵循保密協(xié)議
2021-02-26分包給勞務隊屬于違法分包嗎
2021-02-23上海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2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