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單位不得裁減員工的情形有哪些2020最新規定
(1)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2)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4)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5)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特別提醒:
根據本條規定,用人單位裁員時,應當把握“老”、“弱”、“病”、“殘”的不得裁減: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為“老”;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為“弱”;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為“病”;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為“殘”。
附:裁員的法定條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后,可以裁減人員。用人單位依據本條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錄用人員的,應當優先錄用被裁減的人員。”這里的“報告‘僅指說明,無批準的含義。”優先錄用“指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
用人單位進行經濟性裁員的法定條件有兩個,只要滿足其中一個條件即可以實行經濟性裁員:
一是因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瀕臨破產,被人民法院宣告進入法定整頓期間。“法定整頓期間”指的是企業為了恢復清償債務的能力,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和《民事訴訟法》的破產程序進行債務調整和企業整理的一種再建型破產制度。如企業經營不善,難以清償到期債務,就可能被債權人申請破產。如企業只是遇到暫時的困難,經過一段時間的運作就可以恢復清償能力,則企業可以和債權人達成和解協議,并由法院宣布進入整頓期。在我國整頓由被申請破產企業的上級主管部門提出并負責主持。如整頓期限結束,企業仍不能清償債務,則由法院宣告企業破產。“進入法定整頓期間”說明企業經營十分困難。
二是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達到當地政府規定的嚴重困難企業標準,確需裁減人員的,可以裁員。
裁員是集中的辭退員工,所以某些與個別員工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不在適用。同時由于裁員往往牽涉面較大,因此在程序上受到法律的嚴格限制。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講解的“用人單位不得裁減員工的情形有哪些最新規定”相關知識,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不得解雇。如果你還有其他疑問的,歡迎在本網站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中被強制購物,事后發現上當受騙如何處理
2021-02-16格式條款的特征有哪些
2020-11-09監護人能侵犯隱私權嗎
2021-02-13能拿別人的房產證去做抵押嗎
2021-03-21合同法關于單方終止合同的條件
2020-11-13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小產權房辦營業執照什么程序
2021-02-08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勞務派遣合同怎樣簽
2021-01-05金享人生終身壽險(分紅型)的概念
2021-03-08平安意外險報銷時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0-11-13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保險評估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01保險合同的方式是什么解除
2020-11-26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自家車輛相碰三責險不賠償——三責險賠付范圍分析
2020-12-04特殊崗位人員如何繳納養老保險費
2020-12-23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買汽車保險時如何投保更安全
2021-02-05保險公司對交通事故的賠償項目有哪些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