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主體變更職工拒簽勞動合同有補償嗎
合同主體變更屬于重大事項改變,需要和員工協商,員工不同意續簽,按照法律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并支付相應補償。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四條用人單位發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履行。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相關知識:
經濟補償金計算方法
1.年限計算標準
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工作年限,應從勞動者向該用人單位提供勞動之日起計算。沒有及時簽訂勞動合同的,不影響工作年限的計算,應該從形成事實勞動關系算起。續簽過幾份勞動合同的,工作年限應從第一份勞動合同的起始時間開始算起,即自勞動者提供勞動之日起連續計算。此外,根據規定,對于因分立、合并、合資人、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制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
還有,《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近“本單位工作的年限”,而不是“本單位連續工作年限”。
去掉連續兩個字就變成累積,不再是連續了。這一變化說時《勞動合同法》在計算工作年限時已經不再局限于“連續工作年限”了,即使勞動關系有中斷,也可合并計算工作年限。因些,企業在招聘的時候最好要詳細審查求職者是否曾在本企業工作過。
此外,還要注意,在我國法律中,“以上”、“以下”、“以內”、“屆滿”,一般包括本數;因此,工作時間剛好六個月的,經濟補償按照一年工資計算。
2.計算工資基數
勞動合同法簡化了工資的計算標準,規定工資是指勞動進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必須注意,這里的工資是指勞動者的應得工資,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具體規定可參照《工資總額組成規定》。有些企業以勞動者的所謂“最低工資”或者“基本工資”作為工資計算基數,這是不對的。
3.針對高工資收入者的計算封頂
《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草綱目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身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注意,《勞動合同法》只是對高改者的經濟補償作了補償年限和補償基數的限制,對于普通勞動者是沒有限制的。只要勞動者月工資不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三倍,就不存在“三倍”和“十二年”的計算封頂。
4.個人所得稅
根據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
5.與經濟補償金有關的過渡期規定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七條規定,本法施行之日存續的勞動合同在本法施行后解除或者終止,依照本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應當支付經濟補償的,經濟補償年限自本法施行之日起計算;本法施行前按照當時有關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按照當時有關規定執行。
也就是說,2008年1月1日前簽訂的勞動合同,在2008年1月1日解除或終止的,經濟補償金應分段計算;2008年1月1日后的工作年限,按《勞動合同法》的規定計算;2008年1月1日前的工作年限,按當時的有關規定計算。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鄰權遮光侵權如何索要賠償
2020-11-29老年人無房居住如何處理
2021-03-15中外合資銀行經營售匯業務需要誰批準
2020-12-18公司并購和收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哪些支票可以掛失?遺失支票該如何處理
2021-03-22如果盜竊的物品是假貨還是犯罪嗎
2020-12-18哪些民事案件由基層法院管轄
2021-02-15同居被家暴怎么辦
2021-02-07繼承人滿足何種條件才能參與繼承
2021-01-13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保險合同解除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車輛雙方事故和單方事故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30事故中機動車貶值怎樣理賠
2021-02-13保險代理人可以全權代理保險人嗎
2021-02-09平安保險雇主責任保險
2021-01-11強制保險如何立法
2021-03-16為什么土地承包經營權是登記對抗
2021-02-27土地經營模式與土地流轉方式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4棚改拆遷補償“去貨幣化”是真的嗎
2021-01-08拆遷時以航拍圖確定房屋是否合法,正確嗎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