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能否單方面解除
為了加強對勞動者的保護,我國法律規定單位想要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必須在具備下述情況之一時才可以。否則的話,單位就是非法解除勞動合同,是要受到相應的處罰。
(1)《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2)預告解除用人單位應當提前30天采用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方可解除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40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3)裁員解除《勞動合同法》第41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一)依照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裁減人員時,應當優先留用下列人員:
(一)與本單位訂立較長期限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二)與本單位訂立的;
(三)家庭無其他就業人員,有需要扶養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用人單位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裁減人員,在六個月內重新招用人員的,應當通知被裁減的人員,并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被裁減的人員。
用人單位在解除合同時的程序應注意,工會要發揮作用。
《勞動合同法》第43條規定,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應當事先將理由通知工會。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勞動合同約定的,工會有權要求用人單位糾正。用人單位應當研究工會的意見,并將處理結果書面通知工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選擇之債不能履行而特定是什么意思
2021-01-07軟件產品登記測試報告取消了嗎
2021-01-16承擔連帶責任是否要明確追償權
2021-01-212020國家傷殘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1-01-22主板上市條件是什么法律規定
2020-11-25虛假簽名擔保合同的效力
2021-03-01房產證糾紛如何維權
2021-01-08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1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保險合同訂立的原則和程序
2020-12-29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保證保險合同糾紛能否先訴保險人
2021-01-30保單現金價值指的是什么意思
2020-11-134s店試駕出車禍怎么賠償
2020-11-11保險公司的車險有差別嗎
2021-03-12人身意外死亡保險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