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合同的成立與合同的生效在法律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所謂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定理過程的完成,也就是說,締約人經過平等的協商而對合同的基本內容達成了一致意見。要約和承諾的結束意味著當事人合意的完成,也是合同的成立。所以合同的成立屬于合同的訂立范疇,解決的是合同是否存在的問題;而合同的生效屬于合同的效力范疇,解決的是已經成立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問題。這就是說,即使合同已經成立,如果不符合法律規定的生效要件,仍然不能產生效力。所以,合同成立制度主要體現了當事人的意志,體現了合同自由原則,而合同生效制度則體現了國家對合同關系的肯定或否定的評價,反映了國家對合同關系的干預。合同成立與生效又有著密切聯系。合同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而合同生效則是合同依法成立的結果。【關鍵詞】:合同成立生效區別法律意義一、合同成立的概念和要件(一)合同成立的概念所謂合同的成立,是指訂約當事人通過要約和承諾的方式對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了合意,即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建立了合同關系,表明了合同訂立過程的完結。合同成立的本質是當事人關于債的關系而表達的意-思取得一致,意味著合同關系的存在。由于合同是雙方或多方當事人之間發生的法律行為,單方法律行為不能構成合同。這就意味著成立一份合同,其主體必須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并對合同的主要條款達成了合意。合同訂立的過程就是當事人雙方使其意-思表示趨于一致的過程,這一過程在《合同法》第十三條:當事人訂立合同,采取要約、承諾方式”中得以體現。因此合同的成立必須有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對合同的標的、數量、質量、價款或者報酬等內容協商一致,即達成了合意。(二)關于合同成立的要件,理論上有不同的看法,我們認為,合同的成立要件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訂約主體存在雙方或多方當事人(2)訂約當事人對主要條款達成合意(3)合同的成立一般應經歷要約和承諾的階段二、合同生效的概念和要件(一)合同生效的概念所謂合同的生效,是指已經成立的合同在當事人之間產生一定的法律效力,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法律拘束力。《合同法》第八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效力。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這實際上揭示了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根源,也為我們正確理解合同的效力提供了依據。但是這種法律效力并不是指合同能夠像法律那樣產生約束力。合同本身并不是法律,而是當事人之間的合意。因此必須具備一定的要件以后才能生效,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并能夠產生當事人預期的法律后果。這就要求: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2、意-思表示真實;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4、合同必須具備法律要求的形式。這些都在《民法通則》中得以體現。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另一方當事人則可以依靠國家強制力強制其履行合同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這里強調的是合同對當事人的拘束性。(二)合同生效的要件所謂合同的生效要件,是指使已經成立的合同發生完全的法律效力所應具備的法律條件。正如《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只有依法成立的合同”才能生效。這就意味著,依法成立”是合同的有效條件,也即有效合同必須是已經成立的合同,而且其主體和內容都合乎法律的規定。我國《合同法》對于有效合同的具體要件沒有集中列舉,但從邏輯上看,合同只有成立,才能考察其是否有效,合同成立是合同有效的前提,因此合同成立的要件也可以看成合同生效的要件。除此之外,《民法通則》第五十五條關于民事法律行為的生效要件做出了基本規定,這些規定對《合同法》是適用的,有效合同屬于民事法律行為,因此合同的一般生效要件還應當包括下面幾點: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遇到“未批先占”該如何維權
2020-11-22刑事罰金去哪里交
2020-12-12行政強制執行能分階段履行嗎
2021-03-23勞務外包與勞務派遣的區別有哪些
2021-01-21傷情鑒定標準時間限制是什么
2021-01-07收益性股權融資違法嗎
2020-11-18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殺人頂包怎么判
2020-12-14競業限制沒有補償還存在嗎
2020-11-15員工要被挖走可以與其簽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1-01-28公司賬戶可以上個人名下嗎
2020-11-10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企業停產工資如何發放
2021-03-03產品責任險條款(國內)
2020-11-20保險公司拖車費標準是多少
2021-02-24適用保險合同解釋原則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4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
2021-02-10事故中汽車失火保險公司會賠嗎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