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業限制補償金適用一般的勞動仲裁時效,一般是一年的仲裁時效。
關于仲裁時效的期間,現行的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而民法通則規定的一般民事權利時效為兩年,特殊的民事權利訴訟時效為一年。勞動法的這一時效規定區別于民事爭議的訴訟時效期間,這是基于勞動爭議案件的特殊性而作出的規定,旨在盡快地解決勞動爭議。
但在實際執行中,由于有些勞動爭議案件的情況很復雜,勞動者難以在六十日內申請仲裁,往往因為超過了仲裁時效而得不到法律保護。尤其是在當前勞動力供大于求的形勢下,一些勞動者如剛畢業的大學生、農民工等明知權利被侵害,為了與用人單位維持勞動關系,保住“飯碗”,不會一發生勞動爭議就去申請仲裁,往往是最后沒有辦法,迫不得已才去主張權利,這時候可能已經過了六十日的仲裁時效期間。
因此,在立法過程中,有許多意見認為勞動法中規定的六十日的時效期間過短,不利于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本法參照了民法通則關于特殊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的規定,延長了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將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期間規定為一年。
競業禁止的期限是多長
競業禁止的時間期限應合理確定,不宜時間過長,時間過長導致勞動力資源的浪費,對企業而言也不經濟。
因為企業要給予競業禁止者經濟補償,是要付出代價的,在仍把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作為主要競爭手段之一的我國,將競業禁止時間規定過長,代價過大,得不償失。而且商業秘密一般都有一定的時效性,在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技術更新迅速,時過境遷,原有的商業秘密有可能經過3年5年進人到公知領域,沒有保密的必要了。對競業禁止的期限,《中關村科技園區條例》規定:的期限除、法規另有規定外,最長不得超過3年。
競業禁止補償金怎樣支付
新《勞動合同法》第23條規定,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
既然競業禁止協議合法,那么,如何給予離職會計人補償就成了影響會計人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
對此問題,新《勞動合同法》第23條也有明確規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
綜上所述,就是小編關于競業限制的一些理解與整理了,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其他任何法律問題,可來律霸網,會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定能完美解決你的煩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子女可否代父母追討贍養費
2020-11-30被遣送出境是什么意思
2021-02-27動產質權實現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18企業并購的三種常見方式是什么
2021-01-17立約定金可以退嗎
2020-12-15抵押物能否重復抵押
2021-02-15尋釁滋事罪行政處罰會拘留多長時間
2021-02-28申請撤銷強制執行后多久解凍
2021-02-06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么處理
2021-02-20執行立案說明已經在執行了嗎
2021-01-18工會法人未變更前勞動關系是否有效
2021-03-17試用期不給轉正可以申請賠償嗎
2021-02-16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商場顧客摔傷誰負責
2020-11-18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勞動者月中入職當月是否有工資
2020-11-22關于拖欠工資和調崗事宜征詢
2021-01-16提前退休工種有哪幾種
2020-12-22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