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無效要承擔什么樣的法律后果
1.返還財產
返還財產,是指合同當事人在合同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以后,對已經交付給對方的財產,享有返還財產的請求權,對方當事人對于已經接受的財產負有返還財產的義務。
返還財產有以下兩種形式:
第一,單方返還。單方返還,是指有一方當事人依據無效合同從對方當事人處接受了財產,該方當事人向對方當事人返還財產;或者雖然雙方當事人均從對方處接受了財產,但是一方沒有違法行為,另一方有故意違法行為,無違法行為的一方當事人有權請求返還財產,而有故意違法行為的一方當事人無權請求返還財產,其被對方當事人占有的財產,應當依法上繳國庫。單方返還就是將一方當事人占有的對方當事人的財產,返還給對方,返還的應是原物,原來交付的貨幣,返還的就應當是貨幣;原來交付的是財物,就應當返還財物。
第二,雙方返還。雙方返還,是在雙方當事人都從對方接受了給付的財產,則將雙方當事人的財產都返還給對方接受的是財物,就返還財物;接受的是貨幣,就返還貨幣如果雙方當事人故意違法,則應當將雙方當事人從對方得到的財產全部收歸國庫。
2.折價補償
折價補償是在因無效合同所取得的對方當事人人的財產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時,按照所取得的財產的價值進行折算,以金錢的方式對對方當事人進行補償的責任形式。
3.賠償損失
根據《合同法》第58條之規定,當合同被確認為無效后,如果由于一方或者雙方的過錯給對方造成損失時,還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此種損害賠償責任應具備以下構成要件:
(1)有損害事實存在。
(2)賠償義務人具有過錯。這是損害賠償的重要要件。
(3)過錯行為與遭受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如果合同雙方當事人都有過錯,依第58條的規定,雙方應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即適用過錯的程度,如一方的過錯為主要原因,另一方為次要原因,則前者責任大于后者;此所謂過錯的性質如一方系故意,另一方系過失,故意一方的責任應大于過失一方的責任。
4.非民事性后果
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后,除發生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等民事性法律后果外,在特殊情況下還發生非民事性后果。《合同法》第59條具體規定了合同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發生追繳財產的法律后果,即將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所取得的財產追追繳回來,收歸國家或返還給受損失的集體、第三人。收歸國有不是一種民法救濟手段,而是公法上的救濟手段;一般稱為非民法上的法律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轉讓一個有債務的公司
2021-01-18怎么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呢
2020-12-08動產抵押生效要件如何規定
2021-03-17離婚可以通過法院訴訟離婚嗎
2021-02-17被脅迫結婚者如何進行救濟
2020-12-28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有什么區別
2021-02-24婚姻自由原則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23治安管理處罰立案嗎
2021-01-15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繼承權公證程序有哪些
2020-11-11法定繼承人的兄弟姐妹之間如何繼承遺產
2020-12-22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實習協議包括哪幾部分
2021-01-27勞動糾紛追討時間是多久
2021-03-10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交通事故不理賠情形
2020-12-20保險公司理賠要原件嗎
2020-12-20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1-12購買旅游意外傷害保險警惕四誤區
2020-11-15土地承包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