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無效要承擔什么樣的法律后果
1.返還財產
返還財產,是指合同當事人在合同被確認為無效或者被撤銷以后,對已經交付給對方的財產,享有返還財產的請求權,對方當事人對于已經接受的財產負有返還財產的義務。
返還財產有以下兩種形式:
第一,單方返還。單方返還,是指有一方當事人依據無效合同從對方當事人處接受了財產,該方當事人向對方當事人返還財產;或者雖然雙方當事人均從對方處接受了財產,但是一方沒有違法行為,另一方有故意違法行為,無違法行為的一方當事人有權請求返還財產,而有故意違法行為的一方當事人無權請求返還財產,其被對方當事人占有的財產,應當依法上繳國庫。單方返還就是將一方當事人占有的對方當事人的財產,返還給對方,返還的應是原物,原來交付的貨幣,返還的就應當是貨幣;原來交付的是財物,就應當返還財物。
第二,雙方返還。雙方返還,是在雙方當事人都從對方接受了給付的財產,則將雙方當事人的財產都返還給對方接受的是財物,就返還財物;接受的是貨幣,就返還貨幣如果雙方當事人故意違法,則應當將雙方當事人從對方得到的財產全部收歸國庫。
2.折價補償
折價補償是在因無效合同所取得的對方當事人人的財產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時,按照所取得的財產的價值進行折算,以金錢的方式對對方當事人進行補償的責任形式。
3.賠償損失
根據《合同法》第58條之規定,當合同被確認為無效后,如果由于一方或者雙方的過錯給對方造成損失時,還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此種損害賠償責任應具備以下構成要件:
(1)有損害事實存在。
(2)賠償義務人具有過錯。這是損害賠償的重要要件。
(3)過錯行為與遭受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如果合同雙方當事人都有過錯,依第58條的規定,雙方應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即適用過錯的程度,如一方的過錯為主要原因,另一方為次要原因,則前者責任大于后者;此所謂過錯的性質如一方系故意,另一方系過失,故意一方的責任應大于過失一方的責任。
4.非民事性后果
合同被確認無效或被撤銷后,除發生返還財產、賠償損失等民事性法律后果外,在特殊情況下還發生非民事性后果。《合同法》第59條具體規定了合同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發生追繳財產的法律后果,即將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所取得的財產追追繳回來,收歸國家或返還給受損失的集體、第三人。收歸國有不是一種民法救濟手段,而是公法上的救濟手段;一般稱為非民法上的法律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用工十幾年可以申請勞動仲裁嗎
2021-01-29鐵路征地拆遷管理暫行辦法
2020-12-03涉外離婚孩子撫養權
2020-12-15董監高損害了公司利益怎么辦
2021-01-06哺乳期被裁員賠多少
2020-12-04經濟犯假釋流程是什么
2021-03-05贈與合同已經完成能否撤銷
2021-03-20員工要被挖走可以與其簽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1-01-28單位非法解除無固定期限的勞動者怎么賠償
2021-01-21公司股東欺詐轉讓股權如何起訴
2021-03-26怎么約定商業秘密
2021-03-05違反競業限制會坐牢嗎
2020-11-10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如何認定猝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
2021-03-16航班取消改簽要加錢嗎
2020-12-25未及時變更保險合同會有什么法律后果
2021-02-10重復保險的規定有哪些
2021-03-17保險合同違約的利息怎么計算
2020-12-04保險監管的必要性是什么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