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了合同后一方消失怎么辦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有效時期為2020年12年31日止,屆時與《民法典》相沖突的條款失效,相關的司法解釋同時失效,由新頒布的司法解釋替換。
《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合同依法簽訂,合同成立并生效,對合同各方均有約束力,均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合同簽訂后,如果負有義務一方消失,導致其無法履行合同義務,導致合同目的不能實現,屬于違約,守約方可以要求解除合同或者要求對方承擔違約責任,比如根據合同的具體情況,要求對方返還原物、賠償損失等。
如果享有權利一方消失,導致合同義務方找不到義務履行的對象,可以考慮采用提存等方式履行合同。提存,指由于債權人的原因而無法向其交付合同標的物時,債務人將該標的物交給提存機關而消滅債務的制度。根據合同法規定,債權人下落不明,債務人難以履行債務的,可以將標的物提存?;蛘唠p務合同中,因對方消失可能導致義務履行后自己的權利卻無法實現,可以行使行使同時履行抗辯權或不安抗辯權等,甚至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滿足條件的可以解除合同。
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一百零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難以履行債務的,債務人可以將標的物提存:
(一)債權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
(二)債權人下落不明;
(三)債權人死亡未確定繼承人或者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未確定監護人;
(四)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標的物不適于提存或者提存費用過高的,債務人依法可以拍賣或者變賣標的物,提存所得的價款。
第一百零二條?標的物提存后,除債權人下落不明的以外,債務人應當及時通知債權人或者債權人的繼承人、監護人。
第一百零三條?標的物提存后,毀損、滅失的風險由債權人承擔。提存期間,標的物的孳息歸債權人所有。提存費用由債權人負擔。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簽了合同后一方消失如何處理”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合同法規定,簽訂合同后一方當事人消失的,造成另一方當事人無法履行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考慮提存合同標的物。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臨時工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2-26使用虛假身份證件會定罪嗎
2020-12-28官司打輸了再上訴還交律師費嗎
2021-03-15原產地標記和地理標志是一樣的嗎
2021-03-26對駁回注冊商標續展申請決定不服怎么辦
2020-11-23新三板掛牌所需主要文件
2021-03-06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事故責任認定書性質認定方式
2021-03-03交通事故造成損害醫療費怎么計算
2020-12-19怎樣與房屋中介簽合同
2021-02-21勞動合同的解除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19公司裁員賠償有封頂嗎
2021-03-04意外傷害保險的賠償范圍規定是什么
2021-01-31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保險公司以不屬于事故項目拒賠未說明的條款有效嗎
2021-03-12互聯網保險的優勢是什么
2021-01-03下述保險公司責任是否應該免除
2021-02-05投保人應該怎么選擇保險公司
2020-12-23保險法司法解釋三亮點解讀是怎樣的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