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與勞動者簽書面合同這樣做就能避免單位的責任嗎
一、未簽訂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單位為員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義務
按照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只要發生了用工行為,與員工形成了勞動關系,即使是沒有簽勞動合同書,員工就享有上規定的各項權利,單位也負有勞動法上的各項義務。其中,依法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就是用人單位不能免除的強制性法定義務。假如單位沒有繳納社會保險費,員工可以向部門投訴,勞動監察部門可以責令單位繳納,甚至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并對用人單位進行處罰。
二、單位終止或者解除(辭退員工)需要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
按照法律的規定,如果雙方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終止或者時,需要依法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未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的,還需要加付額外的經濟補償金。而如果是簽訂了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到期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時,則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
三、員工可以隨時,且不承擔任何違約責任或者賠償
如果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員工要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必須提前30日書面通知單位,否則就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造成單位損失的,應該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勞動合同約定了員工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單位也可以依法要求員工承擔為違約責任(如違約金等)。但是,如果單位沒有與員工,員工不但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而且不需要對單位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賠償責任。
四、不簽勞動合同不利于單位保護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之一,是單位必須對所謂商業秘密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措施。而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密條款或者簽訂專門的保密協議,是對商業秘密采取保密措施的表現形式之一。如果沒有簽訂保密條款或者保密協議,明確保密的范圍和法律責任,單位就難以證明哪些屬于商業秘密,是否已對其主張的所謂商業秘密采取了保密措施,從而有可能不被認定為商業秘密。這對企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五、不簽勞動合同造成員工損失的,單位要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因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包括勞動合同到期后不及時續訂勞動合同),造成勞動者工資損失、工傷、醫療等待遇損失的,除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外,同時還要支付25%的額外賠償費用。勞動行政部門還可以責令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給予行政處罰等等。
六、用人單位可能面臨勞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
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一經查實,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責令單位改正,并可以給予罰款的處罰。
用人單位以為不與勞動者簽勞動合同就能免除自己的責任,這樣的想法是錯的。只要勞動者與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那么單位就要對勞動者負責。單位不與勞動者簽勞動合同,那么單位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向老板討要工資
2021-02-13棚戶區改造可以強拆嗎,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2020-12-17禁止食用野生動物養殖戶有損失怎么辦
2021-01-14網絡平臺舉報詐騙能退錢嗎
2021-02-05偽造身份證件罪情節嚴重怎樣認定
2021-01-28先動手打人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1-01-31構成商標的文字應達到什么要求
2021-01-07被政府質押的房子能買嗎
2021-03-01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最遲多久出來
2020-12-08交通事故協議書范文怎么寫
2020-11-28公司宣布破產員工應該有哪些賠償
2021-01-22遲延交房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2-04婚姻自由的含義:何謂婚姻自由?
2021-02-22二審案件能否申請回避
2020-12-18合同關系可否以侵權責任訴訟
2021-02-21訂單式購銷合同樣本
2020-11-12開發商違反銷售廣告承諾該怎么做
2020-12-15公司倒閉派遣制制員工怎么賠償
2021-01-07如何把調崗做到合法合理
2021-02-25購買兒童意外傷害賠償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