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與勞動者簽書面合同這樣做就能避免單位的責任嗎
一、未簽訂合同并不能免除用人單位為員工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的義務
按照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只要發生了用工行為,與員工形成了勞動關系,即使是沒有簽勞動合同書,員工就享有上規定的各項權利,單位也負有勞動法上的各項義務。其中,依法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就是用人單位不能免除的強制性法定義務。假如單位沒有繳納社會保險費,員工可以向部門投訴,勞動監察部門可以責令單位繳納,甚至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并對用人單位進行處罰。
二、單位終止或者解除(辭退員工)需要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
按照法律的規定,如果雙方沒有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終止或者時,需要依法向員工支付經濟補償金,未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的,還需要加付額外的經濟補償金。而如果是簽訂了勞動合同,在勞動合同到期時,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時,則不需要支付任何經濟補償金。
三、員工可以隨時,且不承擔任何違約責任或者賠償
如果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員工要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必須提前30日書面通知單位,否則就是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造成單位損失的,應該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如果勞動合同約定了員工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單位也可以依法要求員工承擔為違約責任(如違約金等)。但是,如果單位沒有與員工,員工不但可以隨時解除勞動合同,而且不需要對單位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賠償責任。
四、不簽勞動合同不利于單位保護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之一,是單位必須對所謂商業秘密采取了一定的保密措施。而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密條款或者簽訂專門的保密協議,是對商業秘密采取保密措施的表現形式之一。如果沒有簽訂保密條款或者保密協議,明確保密的范圍和法律責任,單位就難以證明哪些屬于商業秘密,是否已對其主張的所謂商業秘密采取了保密措施,從而有可能不被認定為商業秘密。這對企業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五、不簽勞動合同造成員工損失的,單位要承擔賠償責任
如果因為單位故意拖延不訂立勞動合同(包括勞動合同到期后不及時續訂勞動合同),造成勞動者工資損失、工傷、醫療等待遇損失的,除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外,同時還要支付25%的額外賠償費用。勞動行政部門還可以責令用人單位支付賠償金、給予行政處罰等等。
六、用人單位可能面臨勞動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
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員工可以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一經查實,勞動行政部門可以責令單位改正,并可以給予罰款的處罰。
用人單位以為不與勞動者簽勞動合同就能免除自己的責任,這樣的想法是錯的。只要勞動者與單位存在事實勞動關系,那么單位就要對勞動者負責。單位不與勞動者簽勞動合同,那么單位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與承攬關系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29什么工作可以雇傭童工
2021-03-01霸王條款是合同欺詐嗎
2020-11-29交通肇事沒有賠償能力怎么辦
2020-11-21家長把學生打了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16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怎么樣認定有居住權
2021-01-26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
2021-02-02事實勞動關系確認糾紛
2021-01-13被惡意調崗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02勞務派遣轉勞務外包的賠償標準是什么
2020-12-06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法律是如何規定保險合同的當事人的
2021-03-11保險合同中出現的哪些條款無效
2020-12-12按揭車保險怎么買
2021-01-18被保險人的家庭成員故意造成保險事故的,保險人可以追償嗎
2021-03-13確定土地承包經營權應頒發什么證
2021-02-21某土地轉讓合同糾紛請求市政府協調解決的請示
2020-11-27租期內營業房拆遷,怎么補償
2020-11-08宅基地拆遷補償款如何計算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