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款要上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明確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對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1、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其收入在當地上年職工平均工資3倍數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的部分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取得經濟補償金征收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1999]178號)的有關規定,計算征收個人所得稅。國稅發[1999]178號文中規定:對于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可視為一次取得數月的工資、薪金收入。具體平均辦法為:以個人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除以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以其商數作為個人的月工資、薪金收入,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個人在本企業的工作年限數按實際工作年限數計算,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2、個人領取一次性補償收入時按照國家和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實際繳納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費、基本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可以在計征其一次性補償收入的個人所得稅時予以扣除。
3、具體計稅公式如下:
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納個人所得稅={[(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免稅收入額-實際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工齡-費用扣除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工齡
公式中“實際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是指個人取得的補償收入時實際繳納到地方稅務機關、勞動社會保障部門或政府住房公積金管理部門指定專戶的部分,對未實際繳納的不得扣除。如實際繳納的基本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已于當月發放工資中扣除,則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計算時不可再重復扣除。
“工齡”是指計算發放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的個人實際工作年限,如果實際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旅游中被強制購物,事后發現上當受騙該如何
2021-01-21死刑冤假錯案如何賠償
2020-12-08用別人圖片做成視頻算侵權嗎
2020-12-26車禍有人受傷警察會立案嗎
2021-02-15離婚訴訟的二審程序
2021-03-05火車脫軌壓毀房屋,列車長承擔責任嗎
2020-11-29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離職后帶走顧客信息違法嗎
2021-01-28外包的意義
2020-12-16個人人身意外保險的保額有上限規定嗎
2021-01-23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保險合同為什么會終止
2020-12-01人身保險合同案例分析
2021-03-20兩歲小孩被撞輕傷住院四天保險公司一般陪多錢
2021-03-23什么叫做追償
2020-12-0420天買230萬保險 一男子連續投保后神秘死亡
2021-03-16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患宮外孕不屬保險公司列舉式條款免責范圍
2020-11-25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自駕游怎么選擇合適的保險
2021-03-02